常見的胃病西醫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症、胃下垂,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最常見的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
中醫有心腹痛,胃痞,胃脘痛,反酸,嘔吐等,散見於古醫書籍之中。病因有寒熱虛實,氣血痰瘀,本病病因,初則多由外邪、飲食、情志不遂所致,常見寒邪客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肝胃鬱熱、脾胃溼熱等,多為實證;久則常見由實轉虛,如寒邪日久損傷脾陽,熱邪日久耗傷胃陰,多見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虛證。虛實並見證,如胃熱兼有陰虛,脾胃陽虛兼見內寒,以及兼夾瘀、食、氣滯、痰飲等。雖病位在胃,與五臟關係密切相關。
治療時審證求因,辨證施治。在下分別述之,今天先說胃虛寒證:胃經口與外界相通,氣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涼,寒邪直中,內客於胃,或服藥苦寒太過,或冷飲寒食傷中,致使寒凝氣滯,胃氣失和,胃氣阻滯,表現症狀是胃痛喜按,得熱痛減,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熱飲,或嘔吐腹瀉,苔薄白,脈弦緊。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可用中成藥藿香正氣滴丸,良附丸。久病虛寒用附子理中丸,溫胃舒顆粒。
艾灸中脘,內關,足三裡。《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裡也。”不愈者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