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三伏天的“伏”就是“伏邪”

什麼是三伏天?“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溼、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不僅是養生的好時節,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日子……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2020年三伏天入伏時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三伏天起居調理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條件就是生活要有規律。

夏季的光照時間長,所以入睡時間會較晚些,但切記要最好在晚上十一點之前入睡,要學會順應大自然晝夜的陰陽變化,如果繼續熬夜,就會耗損人體的陽氣,第二天人就會顯得疲憊。早晨起床後可以進行適當晨運,在安排鍛鍊的時候,要避開烈日之時,注重加強防護。午飯後,需要安排小憩,30分鐘為宜。

三伏天飲食調理

三伏天飲食要以清淡、益氣、滋陰生津為主。應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夏天暑溼重,溼氣容易困於脾。同時,在夏季人們容易吃冷飲雪糕之類的冷食,特別容易刺激腸胃,容易出現胃部疾病。所以,建議三伏天要少食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如:小米、山藥、豆類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我們要改變我們一些傷陽氣的生活習慣,穿衣要暖,平常多喝熱水、特別是手腳冰冷宮寒現象的女性,平常可多喝紅糖薑茶,祛溼驅寒。

三伏天運動調理

夏天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比較涼快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可以選擇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舒展的慢運動,可以讓全身的經絡、氣血、骨骼、肌肉動起來,有助於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老少均可,但是運動不能過量,避免出大汗,過量運動則消耗陽氣。

三伏天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

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貼

冬病夏治的貼敷法為中醫學防治疾病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方法,一般三年到五年為一療程。在夏季最炎熱的時間段貼上三伏貼能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讓人體的免疫功能得到不斷地加強,促進血液迴圈,祛除寒邪,提高機體抵抗外界疾病的能力。該貼敷法不能代替日常的治療,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正確使用,疾病發生時仍需及時進行診治。

三伏貼適應病症

1、呼吸系統疾病

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等在寒冷季節易發或加重的病症。

2、消化系統疾病

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痛,腹瀉,吃涼食後胃部不適、腹痛、腹瀉等。

3、婦科疾病

下焦虛寒,痛經,氣虛寒凝的月經不調、帶下量多等。

4、骨關節疾病

關節痛,關節炎,頸腰椎病,肩周炎,風寒溼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5、其他

怕冷,四肢寒涼,凍瘡,前列腺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三伏貼注意事項

貼敷時間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貼敷4小時,兒童貼敷2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貼敷期間,儘量保持塗藥處的乾燥,不要對著空調、風扇直吹,忌食辛辣、生冷、海鮮、油膩、羊肉、蘑菇等。貼藥當天不能游泳,不要洗冷水澡。

貼敷後區域性面板有色素沉著、搔癢、灼熱、疼痛、發泡均為正常反應,可立即取下藥膏,清除區域性殘餘藥物,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建議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節制,不要貪涼。要遠離空調,因為進入空調房後,面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還應少吃冷飲,冷飲不但傷及脾胃,還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影響療效。

以下患者禁忌貼敷:

孕婦、三歲以下小兒、惡性腫瘤患者、強過敏體質者以及有感染性疾病者,均不宜進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 #三伏貼#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四件“耗陽”事,再喜歡也要剋制,忍不住的男性,陽氣或不告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