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自2019年6月14日著名養生專家梅墨生59歲逝世,時隔不到半年,又一個鼓吹斷食排毒自然療法養生專家林海峰51歲於2019年11月11日逝世

這讓無數中老年人陷入無盡的思考:

養生到底有沒有用?

突然想起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塅話:

都說跳舞能長壽,舞蹈演員陶金36歲走了。都說早鍛鍊能長壽,天天在中央電視臺教大家早操的馬華36歲走了。都說學佛能長壽,向佛的陳曉旭42歲走了。都說唱歌能長壽,歌手姚其娜、葉丹臧天朔、布侖巴雅爾,分別在30多、40多、50多歲走了。都說笑能長壽,一輩子幽默愛說笑話的侯躍文、笑林都50多歲走了,李詠才50歲也走了。都說勤動腦、多動手指能預防老年痴呆,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動腦、動眼、動表情、動手、動腳、動全身也痴呆了。

養生到底有沒有效果,有沒有意義,誰能說得清,誰又能講得通呢?

下面我給中老年朋友提六點建議,供參考:

一、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標,誤人不淺。

人生步入老年,該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氣,這個福是自然自在衰老過程形式。所謂仁者之壽,自古以來被嚮往,養生被推崇,百歲被期望。但有不少人卻過分追求長壽走進了誤區,反而忽略了生命裡真正的價值。

哪個活法最長壽?

電視廣播、報刊網路、街談巷議、道聽途說。聽來聽去,越聽越迷茫。別人的活法,只能欣嘗不能照搬。跟風模仿,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老年慢性病,老年體徵的退行性變化,應該視為正常,何必當成病變呢?

天天測血壓,量體重。

形成負擔。為此寢食不安,反生大患。抗衰老,衰老其豈能抗?天下哪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阿!況且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於活了多少歲,而在於有生之年中,我們是否真正懂得並提升了生命的品質。

二、老年人有病是常態,無病是例外。

時下,有許多老年人在生理指標與正常值失之偏頗時,助長了過度講究健康的傾向。

以一輛汽車為例,出廠指標與堪用指標一定是不等同的,如果拿出廠標準檢查,我們家家戶戶的在用汽車,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們每天不是開的好好的嗎?

老年人血壓稍高一點,血糖稍高一點,只要相對穩定,一點問題也沒有。

現在老年人中,流行的理念是,以健康為中心,甚至是以健康為目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住個血壓計、血糖儀,這那裡是人生阿!有幸福嗎?充其量是戰戰兢兢地苟活著。

近日網路上流行一句話:"你要過日子,不要讓日子過你。″是否也可以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的問題,你應該享受健康,而不是讓健康奴役你。

三、生命有時在於運動。但有時也在於靜養。

經常鍛鍊身體的人會比較健康,但不經常鍛鍊的人也未必不健康。健康的人抵禦疾病能力強,不健康的人抵禦疾病能力差,但如若不被感染重病,照樣也能活得長久。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藥罐子不離身邊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著。把那些所謂身強體壯的人都熬下去了。常言道:“柏木桶熬不過破瓦罐,小心駛得萬年船。″而生活中常看到過於健康的人,說沒就沒了,根本就不待商量的,就象體育運動員並不比一般人長壽一樣。過激的、超負荷、超極限運動,只會損害人體,縮短壽命。貌似健康,其實並不長壽。我們可以開展一些適量的體育活動,但不要一決雌雄,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天走一個小時就很好!

過度的運邊會損傷身體,加速人體損耗,加速代謝並不一定會長壽,烏龜沒有兔子跑的快,但是烏龜比免子代謝慢,壽命要比免子長的多,慢性子的人通常比急性子的人長壽,可能與代謝慢有關係。所謂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用來形容急性子很恰當。

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傷害自已。能健康嗎?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接納:大病、急病沒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麼一些,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說不那麼健康。學會與各種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處,相依為命,這是現實。總之,我們要習慣與疾病共存,攜手同行,不那麼健康地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開心生活,人生才有意義。

五、長壽就要順其自然,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

中老年人不要貿然改變生活習慣,網路上流傳吃什麼食物治什麼病,做什麼運動能使器官保健,要根根情況,辯別真假,切忌盲從。最好還是正常生活,適量運動,食量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要適量多飲清潔水,不要相信那種"每天飲八杯、十杯水,不渴也要喝″的說法,要根據自已的感覺,渴了就喝,不渴不喝。蛋白質食物儘量多吃,人老了,要減少交往,沒事坐著休息,感覺到累了就躺一會,早上不要起床過早或太晚,走路要慢步防跌。過一種慢節湊的生活,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能使情緒平穩,心臟不至於疲勞,能使整個人得以放鬆、修養。

中老年人切忌猛吃海喝,運動不能過量,一定要自尋其樂。常與人交流。不把煩惱的事放在心上。′只有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整個人有了精氣神,生命才能得以延長。

六、敬畏生命也要學會笑對歸宿。

現代醫學科技的發達,給與人類防治疾病和減緩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藥就吃。過度的治療得到的是無尊嚴、無意義的生命。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孝″字是對晚輩嚴酷的考驗。

敬畏生命的同時,也要學會笑對歸宿,死亡既然是最後的歸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過多的害怕了。

一切順其自然,交給命運就是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兄弟姐妹們,不要隨意改變自已,不要刻意為難自已,不要信這、信那,不要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我們都到了這個年紀了,隨心所欲,淡泊從容。自由自在的生活吧!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4個穴位相當於4個“急救開關”!經常按一按,不用打針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