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流行病調查顯示,中國至少有1億糖尿病患者,另有超過2.5億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階段。無論糖尿病患者還是糖尿病前期人群,都需要接受降糖治療。作為血糖控制的“五駕馬車”之一,飲食控制是其他所有降糖手段的基礎。現實中,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飲食限制得過於苛刻,反而出現了營養不良問題。這部分患者雖然血糖看似控制得不錯,但由於飲食營養不佳導致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各種感染性疾病的頻發,對控制糖尿病併發症的防治是非常不利的。
糖尿病患者接受飲食控制的目的,保持血糖達標平穩當然是最主要的,保證營養均衡和提高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人體必需的三大營養素,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糖尿病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通俗來說就是身體對三大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都出現了障礙,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臟器病變。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內涵,是更加均衡有效地利用這些營養物質,並與運動和藥物降糖措施相互配合,做到血糖達標和營養吸收兩不誤,有效預防併發症的過早發生。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多少?除了要看血糖控制的情況之外,還與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和運動量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患者體重偏輕、運動量較大,或者罹患了某些消耗性較大的疾病,多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患者身體肥胖、運動量較少,就要少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了。除了做到總量控制之外,早、中、晚三餐的熱量攝入也要按比例進行,指南推薦的比例是1/5、2/5和2/5。更重要的,糖尿病患者吃飯除了要定量之外還應該定時,每日三餐最好都能在固定時間段內完成。
如何合理搭配各種營養物質?按照中國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南的要求,糖尿病患者的總熱量攝入,要以50-60%的碳水化合物,25%的脂肪和15%的蛋白質為分配原則,還應該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豆類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保證優質蛋白質和限制脂肪攝入,是糖尿病患者飲食應該遵循的三原則:
1、控制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要選擇升高較慢的主食類食物,如全穀物、薯類和雜豆類等,少吃精緻白麵和大米制作的主食;
2、保證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是提高抵抗力的基礎,禽蛋類、脫脂乳製品、脫皮的禽肉、魚蝦和純瘦肉,都是優質的蛋白類食物;
3、限制脂肪的攝入,這裡指的是富含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前者以肥肉和內臟為主,後者以各類蛋糕、餅乾和點心為主,都應該少吃或者不吃。
在飲食有規律和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還要做到用藥和運動的定時定量,這樣才能將全天的血糖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由此可見,很多糖尿病患者將飲食降糖錯誤地理解為“少吃飯、特別是少吃糖、主食和肉”就能降糖了。其實,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降糖,要求患者做到的是營養豐富、搭配合理和定時定量,還要與用藥與運動配合起來。這四條基本原則都做到了,糖尿病患者不僅可以控制好血糖,還能實現吃得飽、吃得好與少得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