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三伏天”模式即將開啟。每年這個時候,各地的中醫院都會通知大家去醫院貼三伏貼。依據中醫的“冬病夏治”理論,貼了三伏貼,就能達到預防和減少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
什麼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來源於中國傳統中醫藥療法,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我們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可減輕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
其中,三伏貼是最經典的治療方法,據說將帶有藥物的敷貼,貼至人體主要穴位處,產生微面積化學性和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聽起來似乎頗有幾分道理,但我們不禁要問:所謂的冬病夏治真的有這麼神奇麼,有沒有通過臨床試驗或統計調查被證實有效呢?可能答案會有一點讓人失望:“冬病夏治”連治療指南都沒有入選!
被誤會的“骨科冬病”網路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骨科疾病是僅次於呼吸疾病,最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但一些被誤認為受風寒導致的骨病,其實並不是“凍”出來的。
老寒腿:
常言道:人老腿先老。特別是冬天或陰天下雨,很多老年人開始出現活動後腿部痠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因此被稱為“老寒腿”。
但“老寒腿”並不是“冷”出來的,它的學名其實是“骨性關節炎”,而關節軟骨老化與磨損才是其真正病因。
凍結肩:
人到半百,不少人會感到自己的肩部痠痛不適,肩關節好像“凍”住一樣,活動受限,我們稱之為“凍結肩”。很多人好奇,凍結肩難道是因為天氣太冷,凍到了肩膀?其實不然,其發病原因多為肩關節囊的增厚和粘連,可能由於創傷、手術等,但很少因為天氣寒冷導致。
頸椎病:
現在低頭看著手機的你,頸椎還好嗎?久坐,睡覺用高枕或無枕、喜歡臥位看書或電視……日積月累,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早就為頸椎病埋下了禍根。
由此可以看出,頸椎病的發生與天氣寒冷並不十分相關,而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壓迫脊髓造成的。
因此,那些“天氣一冷,頸椎病就犯”的謠言並不可信。
為什麼天一冷,骨病就犯?有研究已經證實,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疼痛和外界溫度變化是有一定相關性的,但這種相關性不是很強。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與關節周圍組織的順應性、關節液的粘滯性,以及關節周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變有關。
也有人認為是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也許正是在寒冷季節中,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加重,才使大家誤認為寒冷是患上關節炎的原因吧。
總的來說,寒冷可能並不是導致各種骨病的直接原因,但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關節僵硬,骨骼周圍血運減少,也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了骨骼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骨病,還會加重相關症狀,因此在寒冷天氣下應重視關節及骨骼的保暖。
如何在夏天保護骨頭?所以,骨病很少是“冬病”,更談不上去“夏治”,但在即將來臨的三伏天,我們仍要保護好我們的骨關節。
保暖關節:
夏天在空調房內,建議披一件長袖薄衫,關節處也鋪一層,避免關節受涼。經常開車的人在低溫駕駛室內待久了,易導致關節“受涼”。
因此,建議車內空調的溫度要適宜,出風口儘量避免直吹人的肢體部位。
戶外活動:
由於天氣炎熱,大家習慣於待在空調房裡,不願意出門活動,長此以往,人的骨骼關節,就會變得“脆弱”。因此,積極的戶外鍛鍊可避免骨質疏鬆。
另外,天氣晴朗的時候,房間要經常通風、晒太陽。
切忌衝冷水澡:
不要貪涼去衝冷水浴,尤其在劇烈運動後,否則渾身的毛孔被開啟,一旦衝冷水浴,寒氣就會侵襲到人體,給患者身體增加負擔。
因此,寒冷凍出關節炎這一句話並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但它只是一個導火索,就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無論骨關節疾病是不是“冬病”,都應該注重骨關節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