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先來溼熱體質測一測

1.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膩感或者油亮發光嗎?

2.您臉上容易生痤瘡或面板容易生瘡癤嗎?

3.您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嗎?

4.您大便黏滯不爽、有解不盡、便後肛門灼熱的感覺嗎?

5.您小便時尿道有發熱感、尿色濃(深)嗎?

6.您經常感到頭重身困嗜睡嗎?

7.您經常脾氣暴躁嗎?

8.您感覺汗味或體味大嗎?

9.您白帶顏色發黃嗎?(女性)

10.您的陰囊潮溼嗎?(男性)

同樣,如果你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符合任意3個以上的症狀,那基本可以判定你屬於溼熱體質。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溼氣比較重。

夏秋之際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五行相生相剋

溼熱體質詳解密

發病機理:

溼熱體質,要分開理解。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

外溼: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內溼: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困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鬱久化熱。

因此,溼與熱同時存在很常見,合稱溼熱。

常見表現:

具體表現因溼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

在皮肉則為溼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區域性腫痛。在脾胃可見脘悶腹滿,噁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在肝膽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在膀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在大腸見腹痛腹瀉,甚至裡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在下焦,則見陽痿、早洩、脫髮等。

溼熱長痘、脫髮

發病傾向:

口腔潰瘍、肝炎黃疸、膽囊炎、膽石症、痤瘡、癤腫、酒糟鼻、溼疹、牛皮癬、腳氣、脫髮、白帶異常、宮頸炎、陰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繫結石、痛風、風溼類風溼關節炎、急慢性胃腸炎等。

溼熱要怎麼治療?

治療原則: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溼。

方藥選擇:

溼熱的治療,首先要分溼重還是熱重。

1.溼熱在中焦選用半夏瀉心東加減,在下焦則選四妙散加減。

2.溼重以化溼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藿香正氣散;

3.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甘露消毒丹、藿樸夏苓湯、茵陳蒿湯;

4.不管溼重還是熱重,都應加行氣藥,氣行則溼化,行氣藥是去溼發動機,氣行則溼化,如厚朴、香豉、陳皮、木香、佛手、檳榔等。

確立基礎方後,再根據不同部位、症狀選擇相應的藥:

1.如溼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蔘、白蘚皮;

2.如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

3.如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湯、地榆、葛根等;

4.如陰囊溼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蔘等;

5.如血尿、尿頻尿痛,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

6.如脫髮、陽痿、早洩,可加知母、黃柏、首烏、蜈蚣等。

中成藥選擇:

市面上清熱祛溼的中成藥數不勝數,常用的有這些:溼毒清膠囊、清熱祛溼顆粒、龍膽瀉肝丸、葛根芩連丸等,要在醫師指導下對症使用。

注意事項:

溼熱體質的人尤其要注意飲食管理,偶爾犯錯可以原諒,但該忌口的還是要乖乖忌口,簡單羅列如下:

除此之外,還應適當運動,如快步走、爬山、游泳、太極等有利於舒展四肢的運動,因為中醫脾主肌肉,通過肌肉運動調整脾胃功能。

食療配方:

偏熱重的:雞骨草、地膽頭、薏米、鴨肉500g,燉湯。

偏脾虛重的:黨蔘、白朮、茯苓、鮮山藥、蓮子、蓮藕100g、豬骨500g,燉湯。

偏溼重的:玫瑰花、荷葉、陳皮、木棉花、雞蛋花、蜂蜜少許,煮水代茶飲。

總結:

以上就是關於溼熱體質的詳細解密,對於溼熱的治療,要善於分別是溼重還是熱重,再根據所表現的症狀來確定病位,最後選擇對應的專方+專藥,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疑問歡迎評論或私信。

#快問中醫超能團# #超能健康團# @快問中醫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眼睛出現這個症狀,說明肝臟有問題!如何給肝臟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