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過控制血液的流動,把氧氣和營養傳輸到人體的每個器官、組織以及細胞當中,正是因為血液迴圈的存在,我們人才能生存,所以維護心臟的健康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一環,那麼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聊聊,有關心臟的情況,以及如何保持心臟健康,日常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臟的主要功能、構造以及執行方式

據統計,每個人一生中心臟平均會跳動25億次,而且這種跳動是陪伴人們一生的,每時每刻都不會缺少,當某一天心臟停止跳動了也就意味著人生走到了盡頭,這也是以前醫學以心臟跳動作為生命終結的依據的原因所在。穩定的心臟跳動能夠將氧氣、營養以及各個臟器、組織分泌的激素、酶等化學物質傳送到身體各處,甚至每個細胞中,這樣才能保持人體的健康,並且排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一般來說,心臟主要有4大方面的功能、構造:

血液迴圈

心臟結構精密,分為左心和右心兩部分,這樣可以讓人體的動靜脈血不會混合在一起,動脈血經過心臟的泵到身體各處,然後變成靜脈血返回到心臟,通過右心進入肺部攜帶新鮮的氧氣再到左心,完成整個迴圈。

心臟電傳導

心臟就像一個電動泵,把血液泵送至全身,而泵的電力需要通過位於右心房的竇房結髮送電訊號,這些電訊號刺激心肌組織收縮以產生心跳,每次心跳就是心臟進行了一次收縮和舒張的動作,將血液泵出或者收回。

心臟瓣膜

心臟共有四個瓣膜,而這些瓣膜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瓣膜的開合能夠控制血液流通,避免動靜脈血混合,保護心臟功能正常。如果瓣膜出現問題,比如閉鎖不全、脫垂或硬化,就可能會有血液逆流或心臟肥大的情況,從而發展成瓣膜性心臟病。

心臟的四個瓣膜有: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三尖瓣;二尖瓣。

冠狀動脈

可以說心臟是整個人體的營養分配者,而冠狀動脈就是心臟私下給自己供給營養用的,冠狀動脈一般血管直徑並不大,所以容易會被脂肪斑塊堆積、阻塞,這就是常見的冠心病了。

心臟健康要怎麼才能維護?

根據中國2018年的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近年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其中18歲以上的患者已經超過了2.7億人,而青年一代,主要是25-34歲的群體患病率已經超過了2成,超過了5000萬人,而且心血管疾病在中國居民疾病死亡率中佔40%以上。中國有句俗話是:人活著要爭口氣,所以心臟對於人體的健康作用不可輕視,如果有對心臟有危害的行為,就應儘早改善心臟健康,降低心臟病的威脅。

這些行為包括:抽菸、酗酒;體重超標或者肥胖;不健康的飲食,比如高油、高糖、高鹽飲食;衛生習慣不佳,容易導致炎症,甚至引發心肌炎症等。

不過,有時候心臟出現問題也跟某些自然因素有關,比如家族有心臟病史、基因遺傳、衰老、長期處於高度的壓力下等等,所以這類高危人群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心臟健康情況,並通過一些日常方法了解心臟的異常情況,從而避免或者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膽固醇檢查:這個主要檢查血脂問題,避免血脂肪超標,從而形成斑塊,堆積或者阻塞血管。

經常測量血壓:高血壓是導致心臟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經常性測量血壓,尤其是40歲以後的人群更要規律測血壓,可以及早發現血壓異常,將問題控制在早期。

多吃蔬果:蔬果中富含多種植物生化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夠對心血管系統起到營養、穩定的效果,而且也可以消解血液中的脂肪。

規律運動:規律運動是養生最重要的一環,同時運動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有助於保護心臟血管,還可以清理其中的廢物和毒素。

良好的睡眠:良好的睡眠能夠修復人體白天損傷的組織,包括血管,幫助人體調整到最佳狀態,所以良好的睡眠也是對心血管系統的保護。

心臟健康異常會有哪些徵兆?

談到心臟病,很多人會想到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先天性心臟病等等這些名詞,由於心臟病是種類繁多的疾病,而且一旦發作後果非常嚴重,其疾病的發展是由輕到重逐步發展的過程,比如有個人喜歡吸菸而且暴飲暴食,那麼隨著時間發展可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隨著發展動脈會變得狹窄,甚至阻塞,這樣一來,氧氣和營養無法傳輸到心臟中,就可能出現急性的心肌梗死,如果救治不及時,就會出現心衰,死亡。所以對於心臟病我們應該對其早期徵兆有一個了解,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儘快就醫,避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心臟疾病的徵兆:

1、出現心絞痛

2、有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的表現

3、可能有頭暈的情況,或者頭重腳輕、快昏倒的感覺

4、脖子、手臂、背部、下巴都可能出現疼痛,或者有明顯的牽扯痛;有時候有類似胃痛的情況,這時候如果發現胃部沒有問題,也應該考慮心臟是否有異常。

5、昏倒,此時應該及時送醫治療。

預防心血管疾病,4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通過上面的了解,我們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成因跟日常生活及飲食關係密切,那麼如果想預防與改善心臟病,也可以從飲食入手,掌握良好的飲食原則。

脂肪攝入與心臟疾病的關係

前面我們舉例時說過,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脂肪或者脂肪斑塊有可能堆積在血管上,時間一長就會讓血管變硬,出現狹窄和堵塞,而脂肪跟人體攝入有一定的關係,如果飲食習慣不健康,那麼就會讓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最終發生危險。

不過對於脂肪來說,並不是所有的脂肪都對身體有害,主要有風險的脂肪是兩種,一個是飽和脂肪,一個是反式脂肪,這兩種脂肪都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簡稱 LDL,俗稱壞膽固醇),而這種脂蛋白是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它的增多就會增加脂肪斑塊在血管中堆積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為此建議大家,應該避免或控制攝入飽和與反式脂肪,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一天攝取 2000卡的熱量,那麼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不應超過 6%,也就是12克左右,而反式脂肪就不應該攝入。相反,想保護心臟,就要攝入單元不飽和脂肪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這兩種不飽和脂肪效果各不相同,前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後者則是降低身體總膽固醇水平,從而起到了健康的作用。

那麼單元不飽和脂肪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都包含在哪些食物裡?比如,橄欖油;亞麻仁油;火麻仁油;堅果;牛油果;菠菜;魚類,如鮭魚、鱒魚、鯡魚等。不過,即使這些食物中含有不飽和脂肪,也應該適量攝入,畢竟油類食物熱量高,攝入太多還是有肥胖的風險。

避免精製糖類

除了脂肪以外,過量攝入糖分也可能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糖分、碳水化合物是人體需要的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但我們平常攝入的食物中基本已經可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求,並不需要額外攝入糖分,尤其是精製糖分。因為精製糖,有較高的升糖指數,可能會讓人肥胖,或者導致高血糖、糖尿病,這些都是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因此,在平時要減少或避免攝取含糖飲料,高糖分的加工食物,並且可以將白米、白麵、白麵包這類精製澱粉改為全麥食物、雜糧食物,比如糙米、藜麥、蕎麥、燕麥等等。

多吃高纖維食物

高纖食物是有助於腸道營養的食物,能夠幫助人體排便,並且減少人體的脂肪、膽固醇的量。人體攝入的纖維分為兩類,水溶性纖維和非水溶性纖維,水溶性纖維可以跟人體內的膽固醇顆粒結合,這樣就讓小腸的吸收減少;而非水溶性纖維則能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排便,也就能更好的排出脂肪、膽固醇。

高纖食物主要存在於雜糧、蔬果中,比如全穀食物、芹菜、胡蘿蔔、番茄、燕麥、豆類、堅果、蘋果、梨、橘子等等。

少鈉鹽飲食

醫學界普遍認為高鈉會導致血壓上升,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低於每個成年人每天攝入鈉應該低於2克,這算到鹽分上應該是5-6克左右。對於鹽分攝入,在日常飲食中有很多“坑”,因為購買的很多加工的食物、外賣等等,都可能含有大量的鹽分,所以想減少鈉攝取的話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外出飲食的時候不要喝太多湯,因為湯水中溶有大量的鈉鹽。

少吃醃漬、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當中都含有較高的鈉,最好在購買的時候檢視營養標識。

鹽可以使用其他香辛料來替換,比如肉桂、蔥、姜、蒜等,這樣也可以增加口味而不用擔心健康。

濃稠的調味醬料的含鈉量通常都比較高,應該避免使用。

適合心血管疾病的飲食方式

首先要保證飲食的營養的均衡,不過對於心臟病患來說,更要防止高膽固醇、高脂肪、高鹽和高糖的飲食;其次,要控制好飲食總體的熱量,控制好體重,儘量將體重保持在標準之內,這樣可以減輕心臟的負擔;此外,有很多飲食方法可以預防或改善心血管疾病,比如說地中海飲、得舒飲食等,推薦屬於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飲食的調整和改善。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洗頭時大把掉頭髮,廚房不起眼的食材,讓你頭髮黑亮又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