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何為脾腎陽虛證

當脾腎陽氣虧虛,功能衰減所產生的證候,稱為脾腎陽虛證。

【臨床表現】

精神萎靡,畏寒肢冷,面色銑白,倦怠乏力,自汗出,腰膝酸冷或痠痛,或小腹冷痛,喜暖喜按,或五更瀉,或久洩久瀝(拉肚子),下利清谷,甚則滑洩失禁:或腹脹滿,全身凹陷性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甚則癃閉:舌淡胖嫩苔白滑,脈弱。

【臨床表現特點分析】

久病、勞倦,損傷脾腎之陽,或久居溼地、房勞過度,損傷腎陽,累及脾陽,或飲食不節,過服寒涼飲食,損傷脾陽,累及腎陽,使脾腎兩髒陽氣虧虛,脾失溫運,腎失蒸化,遂漸出現相應的症狀。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之陽相互資助,以溫照形體,運化水谷,氣化水液。

所以當脾腎陽虛時,主要表現為陰寒內盛,運化無力,水液氣化失常等方面的病變。

脾腎陽虛,形體失於溫養,因而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失養則腰膝酸冷或痠痛;小腹失於溫照,則小腹冷痛;證屬虛寒,故喜暖喜按;陽虛無力運血上榮,面部津液不化,可使面白而虛浮,呈恍白之色。

陽虛氣弱,功能衰減,故倦怠乏力;玄府(汗孔)不能密閉,則自汗出。

腎陽虛,火不暖土,脾失溫養,運化無力,故可出現五更瀉、久洩久痢、下利清谷。

脾腎陽虛,後陰失約,則出現滑洩失禁。

若脾腎陽虛,不能溫化水液,水液內停,泛溢肌膚,則出現全身水腫,按之凹陷,舉手不能即起;水液積於腹中,可見腹水,輕則出現移動性濁音,甚則腹脹滿膨隆如鼓;水液內停,不能下趨膀胱,致膀胱尿少,故小便不利,甚則癃閉。

舌淡胖嫩苔白滑,脈弱乃陽虛寒溼內盛之象。

畏寒肢冷,腰膝酸冷,五更瀉、久洩久痢,下利清谷或全身凹陷性水腫,伴尿少、尿閉。

本文參與#健康樂享官#、#健康科普排位賽#、#打敗高血壓#、#健康瘦一夏#。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身體出現這些表現,是肺在“哭泣”,再不好好養肺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