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悶溼的時節,它分為三個階段:“初伏、中伏和末伏”,與我們越來越接近。

今天,我們將邁入了“初伏”,準備開始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你準備好了嗎?

一、入伏飲食,多酸多甘

中醫養生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

在“入伏”這種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下,人們大量的吃雪糕、喝冷飲,會導致溼氣侵入人體,外溼入內。

暑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的情況。

暑溼對脾非常不利 ,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這個時候可適當多吃一些味甘宜脾的食物,如綠豆、山藥和薏米,還有酸味水果。

二、入伏飲食,補氣去火

一年中“三伏”天是最熱的,“去火”更是必備功課;特別是肺更為嬌髒、為太虛;風寒、風熱、風溼入裡都會化熱,影響肺氣的宣降,導致了上火和咳嗽的現象。

肺熱後又會使人體的津液失去不少,所以也會出現口乾咽乾、咽喉腫痛的現象。

含有豐富的原兒茶酸成分,可以補水、滋陰、潤肺止咳,也是“去火”良品。

三、入伏飲食,補水養生

“入伏”以後,溫度變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稍運動就出汗,把水分和礦物元素帶出人體;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就會產生強烈的口渴感。

口渴喝純淨水是錯誤的,因為純淨水不含任何礦物元素,不但無法補充身體所需,反而會更加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

日常補水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除了飲水、吃水分豐富的水果等這些常做的;我們還可以喝梨膏湯,用慈梨膏與水調兌,冰箱冷藏後再飲用。

口味酸甜、獨特,且保留了慈梨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生津止渴、消解暑熱,將水分和流失的微量元素一同補充。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生地,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而涼血,而專補腎臟精血功其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