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中國人重視養生,多年來一直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

這是因為從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整個秋季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個節氣,時間很長。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管子》曾經指出:“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這裡的陰氣始下,是說在秋天由於陽氣漸收,而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收,是指萬物成熟,到了收穫之時。

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是隨著“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秋季要養陰的原因。

秋季是個不安的季節,氣溫變化活躍,人體容易睏倦乏力,古詩有云:“天階夜色涼如水”,描寫的正是秋季的寒意。在初秋時分,夜裡開始漸漸變涼,但白天經常還跟夏季一樣酷日當頭,晝夜溫差漸漸拉大。這時候人們更容易著涼,也是舊病復發的高峰期,尤其是老人孩子和女性。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護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從而為來年陽氣生髮打下基礎。所以兩千多年以來,人們一直把“養陰”作為秋季養生的重要原則。

那麼,我們該怎樣養陰呢?

其實,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陰陽平衡的重要性,早在金元時期,有個名醫名字叫做朱震亨。他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認為養生的關鍵在養陰。

朱震亨原本是當官的,但是仕途不順,因此轉行行醫。在治療實踐中,他發現,很多病人患溼熱病,而傳統醫書對此束手無策。朱震亨認為,這是虛火上升引發的疾病,應該用滋陰降火的辦法來治療。由於治療效果神奇,所以被後人稱為“滋陰派創始人”。

所謂滋陰,主要針對兩點:一是水,二是氣。

養水,就是每天保證充足水分,促進新陳代謝,排除體內毒素。

養氣,就是重視補氣,可食用溫補的食物、藥物。水與氣充足了,自然不易患病。

有個一舉兩得的辦法,可以同時養陰補氣,這個辦法就是吃粥。

由於粥稀軟適口,製作簡單,所以特別適合家庭日常養生。清代學者曹廷棟在《老老恆言》中寫道:“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意日食粥,不計頓,飢即食,亦能體健,享大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粥對人有好處,尤其是老年人,每天都可以吃粥,而且不用在乎一天吃幾頓,餓了就吃,這樣可以健康長壽。

宋代大詩人陸游曾著有《食粥》詩,是這樣寫的:“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從這首詩也可以看出,經常吃粥能暢胃氣、生津液,尤其在秋季,需要滋陰潤燥,更需要吃粥來營養健身。

其實,粥可以有很多種做法。今天我就給大家幾道養陰補氣粥,製作方法都很簡單,大家在家裡可以多多嘗試。

第一道,就是菊花粥。

菊花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於秋季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症,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那麼菊花粥怎麼做呢?

就是把10朵菊花洗乾淨,加10克西洋蔘,放在水裡煮開,用這個湯來煮粥。怎麼樣,簡單吧?吃的時候,還可以加一點冰糖,口感也會非常好。

第二道,就是參苓粥。

就是用黨蔘、茯苓、生薑各10克,煎水取汁,然後把殘渣撈出來扔掉,剩下的水用來煮粥,吃的時候加一點鹽調味。這道粥有補脾健胃,滋陰養陰的功效。

如果覺得粥做起來有點麻煩,那麼還有兩個更簡單的:一個是參棗湯,就是黨蔘10克加上10個大棗一起泡茶,白天沒事兒的時候可以多喝一點,有跟參苓粥同樣的功效。

另一個是參冬飲,就是西洋參3克,麥冬10克,用開水泡茶喝。西洋參益氣,麥冬養陰生津,這兩味中藥加在一起,能在秋天給你很好的保護,滋陰潤燥,味道也不錯。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無論是黨蔘還是西洋參,雖然他們有很強的補氣效果,但是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反而會導致閉氣,出現胸悶腹脹的感覺。而且只要是吃了參類的東西,都不能喝茶,以免藥效受損。在製作的時候,不管你是煎、煮還是燉,都不能用金屬鍋,最好是用砂鍋,當茶飲的時候,也要用玻璃杯,不能用不鏽鋼的保溫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今天咱們講了秋季養陰,要在飲食方面多吃粥,菊花粥和參苓粥,大家可以在平時多試試,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明天繼續跟大家分享秋季養陰的其他方面注意事項。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祝願大家平安喜樂,四時吉祥。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天天喝豆漿到底對身體有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