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夏至三庚數頭伏”

每年這個時候

“中暑”就會成為熱門話題

中暑了怎麼辦?

相信有不少人會推薦“藿香正氣”

但“中暑要吃藿香正氣”

真的就是百分之百正確嗎?

一起來聽聽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大夫怎麼說

何為“中暑”?首先要明確一下,咱們常說的“中暑”與中醫所說的“中暑”並不是一個概念。

西醫所說的“中暑”

從西醫的角度看,“中暑”是指在溫度或溼度較高、不透風的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型別。

中暑雖然多發於夏季,但並不侷限於夏季,只要是高溫、高溼及通風不良的環境,如鍊鋼廠等,都有可能發生。

中醫所說的“中暑”

中醫所說的“中暑”,專指夏季發生的疾病,有“陽暑”和“陰暑”之分。

陽暑是由於夏天溫度高,長時間戶外勞作或長途奔走,暑熱邪氣侵襲人體,正氣和津液受到耗損,而出現頭暈、體熱、口渴、出汗、乏力等症狀,類似於西醫所說的“先兆和輕症中暑”。

陰暑是人體正氣不足,又過度貪涼,如長時間使用空調、電扇,空調溫度過低,出汗時沖洗冷水,大量吃冷飲冰淇淋等,夏季感受了陰寒邪氣,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身痛、無汗乏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藿香正氣,只能用於治療這種“陰暑”,而不能用於“陽暑”,無論是用何種劑型用於“陽暑”,都會更增其熱、損耗津液,加重病情。

“藿香正氣”,在古代是“散劑”,最早出自唐代“藥王”孫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原文記載其主要治療“傷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溼氣,霍亂洩瀉,常服除山嵐瘴氣”。此方到宋代收入了當時的“國家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廣為流傳。

圖為藿香葉

現在藿香正氣的功能主治是:

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洩瀉;胃腸型感冒見上述證候者。

中醫認為,本方重在化溼和胃,主治暑溼感冒,對夏季傷溼感寒、脾胃失和者最為適宜,其解表散寒之力較弱,如果表寒較重,可以搭配治療風寒感冒的“感冒清熱顆粒”等。

此外,夏季感冒,並不都是“陰暑”和“暑溼感冒”,也可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熱感冒”(陽暑)等等,臨床還需要辨證治療。

如果以惡寒明顯,體溫較高,周身疼痛等寒象為主,或者以咽痛、咳嗽、口乾、大便幹、小便黃等熱象為主,都不適宜用“藿香正氣”來治療。

常見問題

1、如果體內有溼邪,噁心、大便不成形,而且有怕冷喜暖的表現,可以臨時服用藿香正氣來祛溼和胃,但如果有口乾口苦、大便乾等熱象,就不要輕易服用。

2、“十滴水”與“藿香正氣水”作用相似,都只能用於“陰暑”,都含有酒精,服用後不宜馬上開車,不能與頭孢類抗生素同時服用。

3、藿香正氣水外用,可以治療一部分溼疹、足癬、瘙癢症,但不宜長期使用,如果塗抹5-7天后效果不明顯,建議及時上醫院診治。

4、藿香正氣所治的“霍亂”,是中醫理論中的專業術語,意思是“揮霍繚亂”,雖然症狀表現同樣主要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但並不是指西醫所說的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腹瀉性傳染病。

5、“陽暑”的輕證,可以試用“任丹”或者“人丹”治療,食療可以臨時服用西瓜、綠豆湯,更主要的是休息、補水、脫離熱環境、適當降溫,嚴重者應該配合清暑益氣的湯藥治療。

6、預防“陰暑”要合理使用電扇和空調,空調溫度保持26度以上,多喝熱水,出汗時不觸碰冷水,不大量吃冷飲冰淇淋等;脾胃虛寒者還要少吃西瓜、綠豆湯等寒涼食物。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夏季如何養陽氣?三招教你遠離寒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