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小武說:最好的養生,莫過於順應節氣,順應自然。

1、關於大暑節氣

今天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是24節氣中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於每年公曆7月22—24日交節。

常言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暑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

此時,“溼熱交蒸”也到達了頂點,因而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也是這個節氣的代表性氣候。

民間有諺語:大暑不暑,五穀不鼓。

因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大暑這個時節Sunny猛烈、高溫多雨,雖有溼熱難熬之苦,但確實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荀子•王制》也有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

因而,在以前,人們在屋裡熱得燥的時候,便不約而同在田間地頭忙活,盼望著秋收。

凡事有利必有弊,大暑的高溫多雨滋潤著莊稼,但也給不少地區帶來了洪澇災害。

特別是在今年,南方暴雨破紀錄,洪澇災害也尤為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安全。

據應急管理部指出:

截至7月10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385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

2.3萬間房屋倒塌,2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98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

看著一組組冰冷的資料,心在滴血。

願國家安好,願人們安樂,願奮鬥在前線的消防官兵們平安遂順,早日凱旋歸來。

2、關於大暑飲食

我們常言:“民以食為天”,那麼,在舌尖上的大暑節氣,又該如何養生?

在福建, 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

在大暑當天,親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禮品,不僅可以品嚐人間美味,還可以增強相互間的情感。

在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 ”的習俗。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還是三伏天的解暑神器。

在山東,不少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

特別是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有說有笑,熱鬧非凡。

在臺灣,大暑期間有吃鳳梨的習俗,這個時節的鳳梨不僅格外好吃,也包含有特別的意義。

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而在國外呢,大暑也有非同凡響的意義。

在大暑節氣裡,日本人會在社群裡架起長長的竹筒 ,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冷水,供大家品嚐。

據說,吃過這種竹筒冷麵後,夏天就不會中暑。不管這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寓意還是蠻好的。

其實,除了以上幾種美食,大暑還有其他順應節氣的活動,比如鬥蟋蟀、晒伏姜、飲伏茶、燒伏香等,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氣息。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順應季節氣候是養生學的重要內容。

莊子在《養生主》一文中也論述了他的養生哲學,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

確實,古人言“天時地利人和”,最好的飲食、養生,也莫過於順應節氣,順應自然。

3、如何預防中暑

炎熱夏季,你是否經常有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慾不振等問題?

有就對了,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進而容易患上了“情緒中暑”。

“情緒中暑”的危害可大可小,特別是對年老體弱者而言,容易出現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症狀,因而儘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預防中暑,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宜,多食綠豆湯、苦瓜、冬瓜湯等清火潤肺的食物。

在防晒上,儘量不要在白天高溫時外出,若無法避免,理應出門打傘、戴帽子,做好防晒工作。

其實,即使是在室內,也要做好防暑工作,不要貪涼快,不要長期躲在空調房內吹冷風,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

在衣著上,儘量選擇棉、麻、絲材質的衣料,讓自己穿得舒服,穿得舒心。

除此之外,還可以隨身準備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要是做好了以上防暑工作,還是中招了,那應當儘快離開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並適量飲用含鹽分飲料。

若出現血壓降低、虛脫等嚴重症狀,則需及時就醫,畢竟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俗語有云:“秋冬養陰,冬令進補;春夏養陽,冬病夏治”。

夏季是最好的體內除溼的機會,願我們珍惜機遇,注意飲食,注意作息,注意防晒,養好身體,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液粘稠和高血脂不一樣,若身體有2個訊號,或許是血脂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