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溼疹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面板疾患,常常以滲出黏液、瘙癢劇烈、對稱發生、反覆發作為主要表現。隨著工業化步伐的加快,環境汙染加重、社會壓力加大、生活節奏加快、濫用藥物等因素,都可能成為直接病因或誘發因素,使溼疹的發生率呈逐年攀升的趨勢。它不僅給患者帶來肉體痛苦,讓人苦不堪言,直接影響到工作和學習;而且還會帶來精神痛苦,因肌膚損傷而影響人的外表美,使人難堪。

中醫學對於溼疹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兩千餘年前的《黃帝內經》,其中的相關論述已經非常詳細。之後,歷代醫家散落於多種典籍中的論述,更完善了對溼疹病因、機理、治則和治法上的認識。溼疹是現代醫學病名,中醫稱本病為“溼瘡”或“浸淫瘡”。傳統中醫藥學對溼疹類面板病的記載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古代中醫文獻有許多病名,如“瘡”、“癬”、“風”大都包括本病。 將溼疹以“瘡”命名的文獻主要有:宋代《聖濟總錄》將下部溼疹命為“下注瘡”。

清代《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將鼻部溼疹命為“鼻瓷瘡”,將耳部溼疹命為“旋耳瘡”,又名“月蝕瘡”。中醫典籍常將“瘡”與“癬”混稱,如《諸病源候論·瘡病諸候》將溼毒瘡命為“溼癬”,具體如“溼癬候”有“溼癬者,亦有匡郭如蟲行,浸淫亦溼,癢,搔之多汁,成瘡。是其風毒氣淺,溼多風少,故為溼癬也”。即現代醫學所說的亞急性溼疹。又如《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有“奶癬”的記載:“此證生嬰兒頭頂,或生眉端……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由胎中血熱,落草受風纏綿,此係幹斂;有誤用燙洗,面板起粟,瘙癢無度,黃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溼斂。”指的是嬰兒溼疹。

亦有用“風”命名各部位溼疹的文獻。如《外科正宗·腎囊風》將陰囊溼疹命名為“腎囊風”,並描述“乃肝經風溼所成,其患作癢,喜浴熱湯,甚者疙瘩頑麻,破流滋水”;《外科啟玄·卷七·血風瘡》記載“此瘡多在兩小腿內外臁,上至膝,下至踝骨,乃血受風邪而生也,多癢,抓破出黃水成瘡”;《瘍科薈萃》記載“血風瘡……此證溼火相搏,氣虛血熱之病”,指的是丘疹性溼疹;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四彎風》記載“此證生在兩腿彎,腳彎,每月一發,形如風癬,屬風邪襲入腠理而成,其癢無度,搔破津水,形如溼癬”,指的是異位性溼疹;清·高秉鈞《瘍科心得集·辨乳癰乳疽論》記載“乳頭風,乳頭乾燥而裂,痛如刀割,或揩之出血,或流黏水,或結黃脂”,指的就是乳頭部溼疹。

溼疹除了內服、外用藥物之外,選擇一些有效穴位進行按摩或者施灸,也可以起到一些輔助治療的作用,有利於緩解溼疹不適症狀,縮短溼疹病程。臨床根據溼疹發生的部位不同,特效穴的選擇也不同,如溼疹發生部位在面部時,取百會、天柱、肩髃等;在手部時,取曲池、陽池、手三裡等;在肩或胸部時,取中府、肩井等;在足部時,取太溪等足部穴位。特別指出,手部的合谷穴可以治療各型溼疹。經常按壓或者艾灸、針刺上述穴位,都可以有效治療溼疹。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秋天應該如何治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