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由於胃腸道瘀血,常常出現進食減少,食物殘渣少,對腸道的刺激減少,無法引起排便反應,導致糞便在腸道滯留。由於其活動量減少,故而其腹肌鬆弛乏力,排便困難。而在慢性心衰患者發生便祕期間,由於對疾病認知不足,常常用力排便,會造成腹內壓升高,周圍血管收縮,誘發急性左心衰症狀。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對心衰患者而言十分關鍵。臨床研究用艾灸改善陽虛型慢性心衰便祕有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 臨床資料 —
共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35~82)歲,平均(41.73±5.32)歲;風溼性心臟病1例,甲亢心衰1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肺心病3例,高血壓心臟病4例,冠心病17例。心功能分級為Ⅱ級4例,Ⅲ級14例,Ⅳ級10例。
— 治療方法 —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艾灸神闕穴。
方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神闕穴(臍部),間距約5釐米進行薰灸,區域性面板稍紅則停止,每次10~15分鐘,每日晨起施灸1次,下午4時灸1次,7日後觀察結果。
指導患者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早晨為宜。病情允許下,可鼓勵患者多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排便應採用坐式排便,以防因久蹲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多食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或穀物,如芹菜、香蕉、蘋果等,可以保持胃氣調和、寬腸通便。同時保持樂觀的心態。
— 治療結果 —
治療後患者排便次數及便質恢復正常,總有效率為100%。
— 體會 —
目前對於便祕,臨床治療期間多采用瀉藥發揮腸道刺激的作用,但長時間應用會出現藥物依賴性反應,或者出現電解質紊亂等。艾灸能夠對經絡穴位發揮溫熱性刺激作用,達到溫經散寒,促進機體中的血液迴圈,改善氣血狀態。能夠調節氣血,舒筋通絡,益氣溫陽,使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使正氣旺盛。神闕穴為任脈和衝脈相交之處,與督脈相表裡。任督衝脈為“一源三岐”,三脈經氣能夠相通,且任脈和督脈迴圈。艾灸能夠促進周身血液迴圈,緩解便祕。本法操作簡便,無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文字 : 《醫藥星期三》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