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上皮化生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常見的一種病理表現,並參與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轉變。腸上皮化生範圍越廣,發生胃癌的危險性越高。
北京燕都中西醫結合醫院張世筠主任認為,腸上皮化生之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脾胃虛弱是發病之本,濁毒內阻為發病之關鍵。病位主要在胃、脾,但與肝、膽等臟腑密切相關。
治療上標本同治,健脾、益氣、化濁、解毒共施。健脾益氣、化濁解毒是治療腸上皮化生的立法之本,化濁解毒不僅有利於脾運及中焦樞機的運轉,亦能調節胃黏膜微迴圈而促進腸上皮化生的逆轉。
張世筠主任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方面,首先要辨別虛實,張老認為胃為陽土,屬多氣多血之腑,胃病則氣血受損,初則胃氣壅滯,通降失司,而後氣滯化熱,或氣滯則瘀,則血瘀內阻;日久失治誤治,由表入裡,由胃及脾,脾為陰土,化生氣血,脾病則氣血化生不足,導致中氣不足,甚則中陽不振,而成虛證。故張老常以健脾為主,益氣和胃,行氣化瘀,然後配以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中藥,加強對腸上皮化生的治療,針對胃酸過多的情況,再新增抑酸中藥。
慢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多因久病而致,久病必虛,久病多雜,虛實往來,寒熱錯雜,臟腑相連,可出現多個臟腑相兼而病。如慢病胃病久治不愈,就會導致情志失常,累及肝臟,或肝木易克土,肝病每傳脾胃,所以治療上藥肝脾胃同時治療。所以張世筠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方面,一般考慮多個臟腑綜合調理。
張老之前門診曾有這樣一例患者,敬某,女,46歲,於2018年7月6日至張世筠主任門診就診,患者腹痛、噯氣、反酸反覆發作2年餘,既往多次於外院診治,症狀有所好轉,但進辛辣飲食後,症狀易復發,時輕時重。
刻下症見:上腹陣發性隱痛,飢餓後明顯,進食後腹痛可稍減輕,伴噯氣、反酸、納差、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無嘔血、黑便,無腹瀉等不適。脈弦,舌質紅,苔薄膩。2018年4月22日胃鏡提示:多發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檢查:(胃體)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
診斷:中醫診斷:胃脘痛,脾胃虛弱、內蘊溼熱證;西醫診斷: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
治法:益氣健脾,清熱解毒。
張老根據患者病情辨證,給予益氣健脾,清熱解毒中藥治療,服用7天后,上述症狀均有減輕,但未完全緩解,後期多次複診,無其他不適症狀, 但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恢復比較慢,而且腸上皮化生也非短期可控的,其病機多為脾胃虛弱,正氣虧虛,邪毒入侵,所以後期治療以健脾和胃為主。
患者此後繼續複診調治,服中藥約3個半月, 2018年11月15日複查胃鏡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病理檢查提示“(胃體)慢性淺表性炎症”,胃鏡活檢未提示腸化生。半年後電話隨訪,患者訴症狀未再發,以後行胃鏡檢查約2次,均未見腸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