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佔了人生1/3的時間,它關乎人的精神和健康。
睡覺時間雖然佔比大,但不是說睡得多才是最好的,關於睡眠,古人也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人睡三覺,命比紙薄”,什麼意思?
這裡說的三覺指的是懶覺、飯後覺和顛倒覺。
“三覺”睡多了,真的會折壽?1、為何不能睡懶覺?
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古人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注重陰陽調和才能休息好,所以早睡早起一直是古人們提倡的作息理念。
但是現在的人,普遍都養成了睡懶覺的習慣。現代醫學也證明,人並不是睡得越多越精神,甚至睡眠過多還會為身體和精神帶來不利的影響。
一方面是生物鐘的紊亂,另一方面是睡懶覺帶來的蝴蝶效應,例如不能按時吃早餐等等,長期下來都會影響身體健康。
2、為什麼不能睡飯後覺?
腸胃的消化週期約為2—4小時,每次吃完飯最好給腸胃消化吸收的時間。這不僅有利於胃部健康,而且有利於食物營養的充分吸收。
如果飯後直接睡覺,容易給腸胃增添負擔。因為血液會集中在胃裡幫助消化,而睡眠卻是能降低新陳代謝,不僅不能有效地轉化食物營養素,食物中的卡路里長期不能轉化,也會變成脂肪性肥胖。
當然,如果特殊情況要飯後休息,也建議先緩解半小時,這樣可以稍微減輕腸胃負擔。
3、為什麼不能睡顛倒覺?
“月亮不睡我不睡”是很多現代人喜歡的生活方式,每次一到夜晚就開始活躍,生生把生物鐘變成了黑白顛倒。
古人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顛倒覺意味著陰陽不分,最終會導致身體的陰陽失衡,而生命活力的根本就是陰陽平衡,一旦陰陽不分,就會導致身體的早衰、生病甚至消亡。
現代科學也表明,褪黑素可以幫助人入睡和提高睡眠品質,而褪黑素的分泌通常在夜間,白天會受光照而抑制。
另外,人體的生物鐘讓人體各器官組織適了活動和休息的不同需要,從而使身體內部各器官的工作能夠協同工作。
而當人們忽視黑暗,反覆讓生物鐘紊亂,就會失去各種優勢,並可能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
“三覺”竟會導致失眠?睡懶覺:把原本的睡眠時間延長了很多,也就相應延長了晚上入睡的時間,長此以往,起得越來越晚,睡得也越來越晚。
睡飯後覺:飯後覺首先傷害的是腸胃,有研究表明,胃部不適會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會導致入睡困難、做噩夢等情況。
睡顛倒覺:一段時間的黑白不分,會嚴重擾亂生物鐘,這也是為什麼夜裡總睡不著的原因,因為睡眠時間跳到了白天。
失眠,中老年健康的隱形殺手之前有位粉絲講述了真實的案例:
“奶奶今年62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失眠的情況。晚上睡不著,白天醒得還早,中間也試過,也沒有什麼改善,她每天也在遭受失眠帶來的副作用,脾氣不好,精神狀態差,食慾也不好......”
相信很多老年人也有以上的情況,失眠對於老年人而言是常發生的症狀之一,其實老人的睡眠需要特殊對待。
1、老年人睡得更淺
老年人的夜生活一般比較簡單,又習慣早早地就上床睡覺,睡意不夠濃厚,也就導致了入睡難的問題。
由於年齡的原因,老人淺睡眠增多,對周圍環境也比較敏感,很容易從淺層睡眠中醒過來。
老年人因為身體機能的退化,夜醒的次數會增加,這也就大大影響了睡眠品質。
2. 受生物鐘影響,導致起得早
大腦中另一個影響睡眠的是「晝夜節律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物鐘」。身體會根據當地的晝夜變化規律,進行相應的生理和行為調整。
體溫、褪黑素、皮質醇,是影響晝夜節律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在老年人身上,這三者的節律,都比年輕人要提前一個小時左右。
褪黑素和皮質醇的變化趨勢,跟體溫是類似的。
有研究認為,老年人比較缺乏室外活動。而且眼睛本身的退化也會減少接受到的光照,因而影響了自身的晝夜節律。
3. 疾病帶來的影響
年齡增長帶來了各種生理系統的變化,即使完全健康的老年人,睡眠也會相應減少些。
而很多老年人並不是完全健康的,疾病對他們睡眠的影響,遠遠大於生理因素。
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的睡眠,會受到這些疾病的影響,比如:
睡眠障礙: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週期性肢體抽動障礙;慢性疼痛和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等。老年人失眠,該怎麼辦?失眠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且睡眠很淺,容易被喚醒。
目前應用相對較成熟和穩定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行為治療。
藥物治療,在國內現有條件下,相對更容易獲得,價格上也更容易接受,所以很多時候被作為首選。
心理行為治療,治療週期長,技術過程複雜,費用不菲,而且很多地方根本沒有相關服務提供,所以,實際應用就受到很多限制。
另外,在生活細節上,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下午 4 點以後,堅決避免咖啡、茶、香菸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入睡的刺激性物質;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臥室環境;睡前不要大吃大喝,不做劇烈運動;睡前來點舒緩的輕音樂有助於進入放鬆狀態,易於入睡;睡前熱水泡腳半小時或泡熱水澡,睡前一杯溫牛奶,可能也是有助於入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