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口述:王建華醫師

執筆:王國棟醫師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於陰謂之汗。”這句話怎麼理解呢?簡單地說就好比我們拿來新鮮的木材棍放在火上烤一會,木材棍就會冒出水分來溼露露的,這就叫“出汗了”,因為新鮮的木材棍水分充足就像我們人體有正常的津液,遇到過多的陽熱就會出汗。

現在正是伏天,一年最炎熱之時,可以說是隨時與汗為伴。正常人尚且如此,有些愛出汗之人就更難受了,稍一動,滿身汗,甚至吃口飯、喝口水都衣服褲兒溼透,晒個太陽就更是汗如雨下。還有的呢他(她)不出汗,就算坐火爐邊也不一定出汗。也有人只是頭出汗,或手腳出汗,或腋下出汗、陰部出汗等。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出汗的多少能否告訴我們身體的異常?我們接著往下說。

1. 正常出汗

在正常正常情況下,氣溫的升高,喝熱水吃熱食,衣褲穿得厚,較大量的勞作,體育運動等的時侯,人體在短時間內陽熱偏盛。人體可以說是個超精密的“物體”,內部體溫高了他就開腠理(也就是毛孔),用出汗的方式散熱調體溫,保持陰陽之平衡。

正常的出汗有調和營衛、調節體溫、滋潤面板的作用,異常出汗就很苦惱。

2. 多汗,動不動就滿身汗

多汗就是在同樣環境下,總是比別人更容易出汗,在不應當出汗時明顯出汗,多見於以下幾種情況,看看你屬哪一種?

(1)肺氣虛

這種人,動則出汗,身體體質差,三天兩頭就感冒,稍不注意就流涕、咳嗽,多有氣短,說話感覺費勁,聲音小的情況。

這種情況一般多見於老年人或有慢性肺病之人。因為肺為嬌髒,不賴寒熱,所以有這種情況的人要注意保暖適寒溫。肺又朝百脈,就是說肺有經脈與五臟六腑全身相通,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肺迴圈,所以要注意其它疾病影響肺,加重肺的不適。

(2)衛陽虛

衛陽就是在人體體表起保衛作用的陽氣,相當於我們的邊防戰士,邊防穩固了我們才能安居樂業。

衛陽虛的人出汗或要出汗的時候,全身有怕冷、怕風的感覺,烤火、穿厚衣服等可緩解。

衛陽虛之人,好比邊防不穩,城門不固,裡面的“汗”隨便出入,容易動不動就出汗,而且風、寒、溼、熱等“敵人也容易混進來,搞破壞”,這種情況常見於老人和小孩或體虛的年輕人。衛陽虛,久而不固,就易患鼻淵、鼻鼽、風診等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過敏性鼻炎、化膿性鼻炎、蕁麻疹等,我們這邊農村人就把這種吹風易發的蕁麻疹叫做“發風泡”,前些年,生活條件差,小孩尿片少,尿片也就是大人不穿的爛衣褲撕成小片做的,這種尿片不吸水而且也不多,當然更沒電吹風、烤火爐。尿片、床單溼了就用火兜烤,很長時間烤不幹,不注意還烤冒煙了,小孩只有經常穿溼尿片,睡溼床單,或小孩汗水打溼了,也沒多的來換,從小溼氣重,體內之溼遇外風相引,就經常發風泡。筆者小時候也穿了不少溼尿片,不知在看的你有沒有類似情況?

有些發風泡並不是壞事,而是正氣蓄足了,鼓邪而出,發一次體內風、溼、熱邪氣就少一些,有時還要用一些比如薄荷、荊芥、牛蒡子之類透診的的藥以助內邪排出,中醫講究因勢利導,給邪以出路,邪去正安。

玉屏風散就是一款具有益氣(健脾)固表的好藥,只要合理運用就能發揮其提高免疫力、增強正氣的功效。

(3)裡陽虛——腎陽虛,心陽虛。

少陰裡陽虛有又包括腎陽虛和心陽虛。腎陽虛則稍微一動就滿身汗,比如吃口飯、喝口水、幾步路、上個廁所都可能衣服褲兒溼透,汗出越多越傷陽,陽更虛。多汗同時可伴有手、腳、背、肚子等怕冷,夜尿多,小便無力,慾望少,狀態差,精神不振,或有腰痛,幹啥都提不起勁等症狀。

心陽虛多汗,常有心慌,心跳,驚恐不安,背部怕冷發涼等。

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保暖,除了正規治療,平時也要注意飲食調理,燉菜時可以放些桂皮、八角,或者制附片之類溫補的藥料,需要注意的是制附片不要太多,2-3片就行,燉的時間要長,而且附片不能和半夏、瓜簍、貝母、白斂、白芨同用。

對附片過敏的人不宜用。

《本草綱目》記載,人蔘、當歸煮豬腎食用,止心悸怔忡自汗。

(4)內熱體質

這種人多出現在青壯年,精力旺盛,飲食上也喜歡肥膩厚味,燒烤,菸酒等,還有就是一些具有高度挑戰性工作的人群,一天神經緊繃,體內陽氣始終處於一種高度旺盛的狀態,久而久之,陰不制陽,陽盛則熱,體內鬱熱重,再加上稍運動,喝熱水吃飯等刺激就更容易出汗。這種人稍不注意,汗出時對風取涼,溼衣裹身等不良習慣,容易導致風、溼、熱稽留體內,日後易患皮炎、溼診、蕁麻疹、痤瘡、鼻炎等。

3、陰汗

其它部位不出汗,前陰常感覺溼露露的,就叫陰汗。這種潮溼還可以波及腹股溝和會陰部。

這種情況多與下焦熱溼,腎虛有關。

陰汗久不愈之人,易患陰囊溼疹、淋證等病。

4、 不出汗

這種人無論天氣多麼熱,都不出汗,這也是一種異常的情況,值得我們引起重視。

常見原因有:

(1)受風寒,寒邪束表,毛孔緊閉,汗無出路。

(2)比如之前大量出汗或失血過多等,人體津血大量耗傷,作汗無源。

(3)這種人多肢體酸楚沉重,或有點惡寒怕冷,想出汗出不了,一種悶的感覺,很難受。這就是溼重鬱表,所以不出汗。

5、其他異常出汗

除了以上常見情況之外,還有一些異常出汗,比如:只是頭部出汗或額頭出汗或手足出汗,只是腋下出汗,睡覺時出汗;汗出如珠、汗出黏黏、汗出如油;黃寒、黑汗、紅汗等等。

異常出汗表現繁多,病因病機複雜,就不在此一一而述了,如果存在以上這些異常情況,建議進行及時正規的治療。

現已是伏天,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之時,炎熱潮溼之季,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易感身體沉重,無精神,心煩躁,多汗,多汗又易傷津,傷津過多又耗氣等不適。

送你一些簡單適用的保健方,不論辦公室還是居家都可用。

1.祛溼清暑茶

荷葉5g 、陳皮3g、薏苡仁10g 、薄荷3g。

以上四味,泡茶頻飲,具有健脾祛溼,清暑醒腦之功效。

2、益氣生津止汗茶

北沙蔘8g、麥冬5g、梨皮適量、黃芪5g、浮小麥5g。

以上五味,泡茶頻飲。沙蔘、麥冬、梨皮生津潤肺益胃,清心除煩,黃芪、浮小麥益氣止汗可解除暑天耗氣傷津之弊。

3、按虎口

人們常說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在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取穴法:以一手的母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按壓合谷穴具有雙向作用,該出汗不出汗之人按之可以促進排汗;汗多之人按之可止汗,按時不可用力過大,以稍微有點酸脹麻為好。

合谷穴有活血作用,孕婦慎用此法。

異常出汗我們要引起重視,因汗為心之液,汗血同源,精血同源,大量不正常出汗會耗傷人體的津液,更進一步就引起血虛、精虧,損傷正氣。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就算某個小的方面損傷太過,最終也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整體。

平時我們要多運動、鍛鍊、合理飲食、勞逸結合增強體質,實肌腠,而且還要有良好生活習慣避外邪,比如說適寒溫,在這伏天也不要貪圖刺激,少吃冰凍之物。不要汗出當風,坐臥溼地,身熱冷浴等,向異常出汗說拜拜。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管堵不堵,看這個地方就知道,教你三招,疏通血管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