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掌能看病,這是中醫的一種診斷方法,叫手診,所謂手診看病,即通過手掌的症狀、特徵來判斷疾病,如手掌的乾溼髮生變化,就可以診斷內臟的病症。
手診認為,手溼是心脾陰虛,氣血不足。
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為脾胃積熱,心火盛、心理壓力,精神緊張。
一、心脾陰虛,氣血不足原因1,氣血不足,是由於脾陰虛,所說陰虛,就是功能,脾臟的功能弱了。
2,脾主運化造血,消化吸收能力差,導致血不足,人體血液不足,就四肢乏力;
3,心主供血,血液供應不足,就會感到胸悶心慌。
二、自我養脾胃方法
養生主要是養脾胃,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養好脾胃,就是養好了氣血,就是養好了健康。
1,脾主運化功能,一是運化水谷,二是運化水液
(1)運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種飲食物。運化水谷是指脾臟對飲食的消化、吸收、細微物質的輸送和分佈及其轉化為氣血津液。
(2)運化水液: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和佈散功能,是脾主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少吃生冷硬等食物
脾胃功能虛弱的人,就要自己生活調理下,飲食上應時常照顧脾胃,少吃生冷硬物,以及油炸的東西,辛辣的也應攝入適當,滋膩的東西也要少吃,甜食不可過度。
3,按時就餐,飲食有節
就要注意按時就餐,飲食有節,吃飯七八分飽,不可吃的過飽,以免產生食積,導致溼邪困脾,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三、自我養心方法
1,要滋陰養心,動昇陽、靜滋陰,要每天有一定的靜下來的時間,主要是心靜,不可思慮過度,思傷脾也耗心陰;
2,注意情志調節,不生氣上火,避免心火上炎,灼傷心陰。
心臟就是人體的君主,身體的健康大部分依賴心臟,中醫說心為一身體之太陽,沒有這個太陽就沒有生命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