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小時候一生病,我媽就做特別燙的湯讓我快點喝,還說趁熱喝,出一身汗病就好了。

病好沒好不記得了,但每次都燙得我嘴巴掉一層皮。

從小到大,應該不少人都聽父母唸叨過「飯要趁熱吃,涼了不好」。

但實際上,趁熱吃,反而可能給身體帶來傷害,甚至有致癌風險。

- 正方:趁熱吃,舒服,對身體也好,涼了傷腸胃。

- 反方:趁熱吃,傷食管,長期趁熱吃,可能會得食管癌。

問題來了,究竟誰說得對?

要不要趁熱吃?

「趁熱」會燙傷黏膜,甚至致癌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喝了一碗熱湯,或者吃了一頓火鍋後,牙齦和上顎會出現紅腫、麻木的感覺,這其實就意味著口腔黏膜被燙傷了。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飲食過燙甚至有致癌風險。

口腔和食管的表面,是一層嬌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溫度,都會對它造成傷害。

其中,溫度對它的影響特別明顯:

10 ℃~40 ℃ 最合適50 ℃~60 ℃ 勉強能耐受65 ℃ 以上會造成燙傷

食物從口腔到食管,再進入胃部,大約需要 9 秒鐘。這就意味著,如果吃了一口燙的東西,口腔和食管要承受被燙 9 秒鐘。

偶爾燙傷,黏膜倒是還可以自我修復。但是經常趁熱吃東西,食管在長期反反覆覆「損傷 - 修復 - 損傷 - 修復」的過程中,發生不良修復的機率增加,可能導致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越來越多,惡變就可能發生了。

2016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將 65 ℃ 以上的熱飲列入了「2A 類致癌物」。意思是,有確鑿對動物致癌的研究證據,對人類也極有可能是致癌原因。

2019 年 3 月,《國際腫瘤雜誌》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再次證實了熱飲與食管癌之間的聯絡:

中國也有類似的例子。潮汕地區人們愛喝滾燙的工夫茶,講究趁熱喝才能品出茶香。每喝完一杯茶還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好讓杯子也保持熱度。

而中國癌症統計資料顯示,潮汕是食管癌的六大高發地區之一,長期飲用很燙的工夫茶脫不了干係,過燙的熱茶可能導致食管反覆燙傷、修復,從而增加食管癌變的可能性。

有人可能會問, 一般不太會吃 65 ℃ 那麼燙吧,沒那麼容易傷到食管吧?爸媽吃得熱,也不見得會超過 65 ℃ 吧?

其實……

很多食物的溫度,都「超標」了

我們在室溫 34 ℃ 的條件下,做了個小實驗:

剛燒的開水倒進杯子裡,溫度是 94℃ 左右 ,放置了約 15 分鐘,才降到 65℃

剛煮好的粥,盛到碗裡 92℃ 左右,放置 15 分鐘後,居然還是 80℃ !很多人習慣邊吹邊攪著喝的粥溫度也有 70℃ 左右。

就更別提爸媽總愛喝剛衝好的熱茶、端起就吃剛撈出的麵條……

65℃ 的食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但多數時候被忽視了。即使沒有感覺到燙,對口腔和食管的傷害,也已經實實在在發生了。

年長的爸媽們,更容易受熱食傷害

對於父母長輩來說,熱飲熱食更是個大問題。

明明還冒著熱氣,甚至摸起來燙手的食物,他們都能面不改色的嚥下去。好心勸他們別吃這麼燙,可能會換來一句:「燙不燙我自己不知道嗎?」

說實話,父母對「燙」的感知,可能真的不太一樣。

燙,可以理解為溫度帶來的一種痛覺。正常情況下,吃到太燙的食物,口腔裡的熱溫度感受器會被啟用,向大腦傳遞刺痛感。而口腔裡熱溫度感受器分佈密度高於食管黏膜,更容易感到燙。

但很多父母平時吃飯速度比較快,熱食熱飲剛吃進嘴裡,就被快速吞嚥進食管,食管對燙的感受度弱,人就感覺好像沒那麼燙了。

另外,隨著年齡增大,人們對熱痛的感知也會輕微下降,再加上長時間接觸燙食,會讓新生黏膜細胞發生像「面板老繭」類似的角化改變,對溫度的感知更加不敏感。

習慣了總吃燙食的爸媽,確實不容易感覺到燙,也更容易把食管的傷害不當回事兒。甚至有些人還特別喜歡這種「嘴巴被燙到,胃裡熱乎乎」的感覺。

晾一會兒再吃,才對身體更好

當然了,老一輩喜歡「趁熱吃」,也是可理解的。

一方面,衛生條件不好的年代,加熱是保證食物儘量衛生安全的唯一手段,很多人認為「食物涼了會對腸胃不好」也是合理的。另外,有些食物確實在「燙」的時候,會有更好的風味。

但隨著衛生條件的提高,「趁熱吃」尤其是「趁燙吃」的習慣,是時候改掉了。

如果你的家人也習慣「趁熱吃」,記得提醒他們:

多吹一吹,晾 10 分鐘再吃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夏季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去進行防範,避免腹瀉來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