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有的朋友越是到了夏季,越是經常腹瀉,我分析與三伏天的季節特點有關,三伏天溼熱並存,最容易引起人的溼熱洩瀉,目前最常見的有兩種,下面分享給您以供參考。

溼熱蘊脾

溼熱蘊脾證多是由於溼熱之邪蘊結中焦,困厄脾陽,導致脾運化功能障礙所產生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脘腹痞悶脹滿,納呆便溏不爽,泛惡欲吐,渴不多飲,口甜或口中粘膩,肢體困重,倦怠乏力,尿黃,或身目發黃,色澤鮮明,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遲而有力。

【臨床表現分析】

本證多因外感溼熱之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酒酪,釀成溼熱,蘊結中焦,阻滯氣機,脾運化功能障所致。

溼熱蘊結中焦,阻滯氣機,脾胃升降失常,故脘腹痞悶脹滿,納呆,泛惡欲吐。

甘入脾,溼熱鬱蒸脾土,甘味上泛於口,故口甜或口中黏膩。

熱邪傷津則口渴,體內有溼,故不多飲。

溼熱交阻而下迫,則可致便溏不爽,小便短黃。

溼熱困遏,清陽不展,故肢體困重,倦怠乏力。

溼熱燻蒸肝膽,膽汁外溢,因而身目發黃,色澤鮮明,皮膚髮癢。

溼性黏膩,溼遏熱伏,溼熱鬱蒸,故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溼熱內盛之象,因溼性黏膩,亦可膩滯氣機而導致脈遲有力。

【溼熱蘊脾的辨證關鍵要點】

身熱起伏,脘腹痞悶脹滿,納呆,嘔惡,身重,便溏不爽或陽黃伴有溼熱的表現。

【溼熱蘊脾的調理方法】

醫師必須叮囑患者要做好飲食適宜,少食肥甘、油炸、香辣、飲料、酒精等物,多食綠色蔬菜、時令瓜果,作息規律。確定為溼熱蘊脾證後,治療上就以芳香清熱化溼健脾為主要治療方法,多用陳皮、薏苡仁、赤小豆、藿香、山楂、麥芽等之品,口感較好,老少皆宜。

大腸溼熱證

大腸溼熱證是由於溼熱之邪蘊結大腸,導致大腸傳導失司所產生的證候。

【臨床表現】

腹痛,暴注下瀉,色黃而臭,或腹瀉不爽,大便如黃糜,或下病膿血,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身熱或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臨床表現分析】

本證多因進食腐爛變質或不潔食物,或夏秋季節,溼熱內侵,蘊結大腸所致。

溼熱蘊結大腸,阻滯氣機則腹痛。溼熱下迫,大腸傳導失司,因而暴注下洩,色黃而臭。

溼性黏膩,溼熱膠結,故糞質黏如黃面,瀉下不爽。

溼熱結滯大腸,熱迫氣滯,因而腹痛,裡急後重。

溼熱損傷腸絡,則下痢膿血,溼熱下迫後陰,故肛門灼熱。

溼熱內盛,蒸騰於外則身熱;正邪鬥爭劇烈,所以發熱惡寒,熱盛傷陰則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乃溼熱之象。

【大腸溼熱的辯證關鍵要點】

腹痛,暴注下瀉,或瀉下不爽,或下痢膿血,伴肛門灼熱,苔黃膩,脈滑數。

【大腸溼熱的調理】

患者應忌食牛奶和其他乳製品, 以防腸脹氣;忌食油膩、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宜食山藥、紅豆、百合、綠豆、馬齒莧等。常用食療方:蓮子山藥粥, 取懷山藥、蓮子 (去心) 各25 g, 糯米60 g, 煮粥, 以熱時服用為佳, 每日2次, 早晚餐食用。

以上兩種腹瀉均為飲食不潔,再加上時令之氣溼熱之邪侵襲所導致,在治療調理時,正如《周禮·天官·疾醫》曰:“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飲食的調理對疾病的康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謂“治病當論藥功, 養病方可食補”, 疾病後期, 按飲食調理即可, 不必投藥, 便能自愈。

了解更多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拔罐起水泡,是排毒,還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