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常見的一種臨床症狀,此前關於失眠的詳細介紹以及緩解失眠的相關文章,我們也釋出過很多,一般在開始睡覺起30分鐘無法入眠的就可能屬於睡眠困難了。
關於失眠,有很多種情況,但是還有一種很特殊的“失眠”,這叫做“假失眠”。假性失眠就是指客觀上睡眠時間已經達標,睡眠品質也比較正常,但是白天又確實感覺到沒精神、乏力等一系列失眠的症狀,所以自己主觀上也認為患有失眠。
在“假性失眠”患者中,大多數患者會將睡眠過程中所發生的精神活動誤判為是清醒時所出現的的情況,同時也有部分患者無法正確判斷、評估自己的睡眠時間而主觀的認為自己睡眠時間不足。
在因為睡眠障礙而就診的人群中,就包含真正意義的失眠患者以及假性失眠患者,而假性失眠主要原因則是因為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所導致的無法安眠的現象,以下三種情況均為假性失眠!
以8小時睡眠時間來判定失眠關於睡眠時間,一定要明白,每個年齡階段的人群,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是有所差異的,例如學齡前的兒童每天大概需要睡眠10~12小時,甚至更長,青少年為8~9小時,成年人7~8小時,而中老年人每日在6~7小時。
除年齡階段外,和自身的體型等客觀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有些人可能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而有些人每天睡3~4小時就已足夠。
要衡量睡眠時間是否達標應該以自身的平均睡眠時間為標準,如果一個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時間為8小時,但是隻睡了7個小時,就可能出現失眠的症狀;如果一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6小時,那麼只要本人認為睡眠時間已經夠了,並且也已經緩解了疲憊感,那麼也算是正常睡眠。
所以衡量睡眠時間是否標準,是根據自身的平均睡眠而定,並非是刻意去對比年齡階段的睡眠標準。
正常睡眠範圍內的變動當成失眠當出現睡眠時間減少,睡眠深度不夠,或者夜間醒來的次數和持續時間有所增加以及早晨睡醒時間提前,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得作為判定失眠的依據。
因為睡眠環境以及精神狀態等因素是人體的正常反應,這些反應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無需緊張,否則將造成惡性迴圈而導致心情壓抑、緊張等心理狀態。
自我感知錯誤而認定失眠有些人其實睡眠時間和睡眠品質都沒什麼問題,但主觀上認為自己存在睡眠障礙,認為自己患上了失眠。
比如一個人睡著了,你去碰一下他,他根本就沒有反應,放你再弄一下把他弄醒時,他會堅持說自己一直都沒有睡著,但你要問他,你觸碰過他幾次時,他卻根本不知道,但堅持說自己沒有睡著。這種情況就是假性失眠的一種表現。
關於這類人群,只要正常的認識到自己的睡眠狀態,儘可能避免致使自己焦慮、緊張的心理因素,假性失眠的症狀就會消失,並不需要通過藥物治療,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