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歷代醫書有很多關於疳積的論述,如隋代《諸病源候論》中有“宿食不消候”,“傷飽候”,唐代《外臺祕要》有“小兒因食痞滿,羸瘦不下食,肚脹方四首”,宋代《小兒藥證直訣》有胃氣不和”,“食不消”,“胃虛冷”的記載;元、明、清的醫書中也有很多記述,但隋唐以前沒有疳積這個詞兒。“積”是小兒常見病,是由飲食不節,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用西醫的話說,就是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實際上,“積”分為乳積、食積、痞積和疳積四種,現在都統稱“疳積”。《活幼心法》上說,這種病“皆因哺乳不節,過貪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消化所致。

《醫宗金鑑》上說,“胃主受納”,“脾主運化”,“乳貴所食,食貴有節”。由此可見,乳品和食物不消化是造成“積”的主要原因。疳積包括疳積和積滯兩個症候,由於“無積不成疳”,“積是疳之母”,而且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脾胃功能失調所致的脾胃疾患,臨床表現只是病情輕重深淺不同,所以通稱“疳積”也不是不可以的。 “傷脾胃、亡津液”為疳證病因病理特點,所以臨床上以面黃肌瘦,毛髮稀少,精神萎弱或煩躁不安,肚腹膨脹,青筋暴露,大便失調為主症,病的時間長了,正氣虛弱就會引起其他併發症。而使病情惡化或遷延難愈。

根據中醫的基本理論與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不難診斷。通過望眼睛,肝開竅於目。一個孩子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活動自如,就是身體健康。可是有了疳積呢,兩眼紅赤、乾澀、多淚的症狀就出來了。還可以包括觀察耳朵、鼻子、察脣齒等。此外還要望舌象。神色包括小兒的精神和麵色,孩子要精神愉快,面色紅潤,性格活潑、開朗,那就是氣血調和、精氣充沛的表現。如果有了“積滯”以後,由於蓄食內停,滯熱燻蒸,就會出現煩躁不安,夜睡不寧,面頰發紅,所以望形色很重要。聽小兒的哭聲、咳嗽聲和嗅氣味兩方面。如果小兒啼哭不止,氣粗聲高或嚎哭但聲音不響亮,或邊哭邊鬧,呻吟不止,乾咳無痰,說話低弱無力,口中氣味酸腐,大便腥臭等都是病態。

問診要問寒熱,問出汗情況,問胸膜有無脹滿,問飲食,問睡眠等。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脈診一般說以浮、沉、遲、數來分辨表裡寒熱,以有力無力定虛實,按診就是通過按壓、觸控小兒面板、四肢、軀幹等部位檢查是否正常。小兒得了“疳積”可以採用捏積的手法來治療,捏脊時應當注意的是:小兒要儘量臥平臥正,捏積大夫的兩手要平握成掌,兩個食指要抵於脊背之上,眼睛與手要垂直,自尾閭骨端的長強穴起,沿督脈向上推捏至大椎和風府穴,一定要連續6次。然後用拇指按摩兩側腎俞穴三四下就成了。

所謂捏積不過是綜合了推、提、拿、按四種手法。推,就是在推的過程中,兩個拇指抵於面板之上,稍微用力於皮下組織,沿脊柱向上,連續推進。提,是在推的過程中,兩個拇指不斷地將面板及皮下組織卷提在拇指與食指之間。拿,就是在推捏的過程中進行提拿動作。按,就是在剛才說的推、提、拿之後,在腎俞穴輕按三四次。在操作過程中,推、提、拿三種手法必須配合協調,用力和速度都要均勻,對虛弱兒童要輕揉,推捏次數可適當多幾次,在操作時不要用手掌摩擦背部。經捏積後,絕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

一般症狀顯著減輕或消退,食慾增加,經常嘔吐的患兒可以減少嘔吐次數或消失,大便正常,煩躁、睡眠不安、倦怠等症狀減退或消失,面色由蒼黃轉向紅潤,毛髮由乾澀轉向潤澤。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腹水患者的飲食禁忌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