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很多人都在問一個問題,平常我們應該如何維護自身健康呢?
由於我個人就是從事中醫康復專業,接觸的很多人都是需要解決一些疼痛、功能異常、內科等問題,調理治療過程中會涉及一些康復鍛鍊的運動,輔助康復。很多人在療程結束以後就會問到這個問題。
就對這個問題我個人也自行思考過,也查閱過典籍,也借鑑了一些前人名家的經驗,總結出了幾個原則,方向,那在這兒就略作分享。
說到如何維護自身健康,就要談及中國源遠流長的幾大養生法門了,實際上傳統的養生法門可謂是內容豐富,方法眾多,據粗略統計不下百餘種,那是包含各個層面,大致上可以分為這幾類:
飲食、藥物、情志、起居、運動、經絡穴位、傳統功法(氣功)等等。
這些養生方法眾多,要達到強身祛病、維護健康的目的,是不是越多越好?我看未必,那又是不是越複雜越高深,功效也就更好?我看也不盡然,相反,如果選擇簡單而易行的,只要堅持不懈,同樣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況且,只有簡單易行的,才更容易堅持,如果簡單地都堅持不了,複雜的會如何?可想而知。
那麼有哪些簡而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下面我就簡單說上幾點:
01
飲食均衡 營養全面
那怎麼才算是飲食均衡呢?簡單舉個例子,葷素搭配,以素食為主,是平衡,均衡,精米白麵與五穀雜糧的搭配,以精米白麵為主,這又符合均衡之道,也是原則,符合飲食的大方向。
內經《素問》裡面就有這麼一段話:
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簡單說一下,就是說人的膳食營養要合理且全面,也就是說要飲食平衡。這句話的具體解釋,後面會單獨拿出來講。
來看一個案例,前面遇到一位女士,過來看腰,說整天腰痠背痛,渾身也乏得很,也是經常不舒服了就做理療,好一陣子還是那樣。
在調理過程中經過仔細詢問,根源還是在她的飲食上,發現她的飲食上很不規律,不平衡,由於工作原因,早上中午基本都是應付,而且還不按點兒,平時也只吃素,最近又壓力比較大,感覺身體越來越不舒服,也去過醫院,想找中醫大夫給她開幾副中藥補一補,但也效果不大。
經過檢查分析,這個女士的身體並沒有到虛的程度,之所以睏乏,是自身長時間久坐不運動,精神又高度集中,且飲食不規律,又只吃素,也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的缺乏所致。
即使用中藥去補,也未必能補進去,根據原則,不虛就不需要補,即使是小虛,也不必藥補,完全可以通過食補加以調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又在飲食上給了她一些建議,症狀、體質逐漸變好,最後順利解決。
所以,一般人維護健康,不是單靠理療、藥物等外力,更重要的是飲食營養平衡,還要加上適度的運動。
02
重視運動 適度有常
說到運動,以前的人大多都是從事體力勞動,不需要另外單獨去運動,身體一樣很健康。由於現今的生活方式改變,自然整體也就不一樣了,人的運動少了,時間一久會是什麼結果?這不言而喻。
根據個人臨床經驗,運動對人的健康極其重要,毫不誇張的說,運動可以說是維護健康的王道,為什麼這麼說,個人遇到的很多康復病例中,很大一部分的病因都是由於不運動、運動量不足所造成的。
運動不僅能維護體魄健康,而且對個人心理健康,也能產生良好作用。比如一個有抑鬱情緒的人,參加一下體育活動,出出汗,心情就會好很多。
傳統的中醫運動觀念裡面,有這麼四個字:“常欲小勞” ,首先這個常,是經常,是規律,這個運動,不是說一週平常不怎麼運動,週末突然來個幾千米長跑,或者是做個什麼劇烈健身,而是差不多每天都在運動,或者至少一週四五天都在運動。
這個常還指一天內,時常活動,不是一天抽出一個小時運動就行的,而是應該每個小時抽出幾分鐘來活動活動,都比集中一個小時鍛鍊要強。
運動,除了相對劇烈的體育運動,還有一類相對緩和甚至是靜態的運動方式,同樣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比體育運動差,甚至在有些方面還優於體育運動,這一類就是傳統的養生功法,健身氣功。
關於氣功,很多人可能對它都有誤解,多數人都以為靜坐或者發功就是氣功,覺得它很神祕。實際上並不然。氣功之所以有一些反面觀念,一部分是由於以前的邪教功法影響,另外就是與一些過度的虛傳誇大有關。
那什麼樣的功法能稱之為氣功?簡單說比如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這些都可以算是氣功,不過只屬於健身氣功範疇,至於更深層次的內容,不在本次討論範圍,我們後期再延伸擴充套件。
再接著前面的一個話題,為什麼說健身氣功一類的運動不比體育運動差,甚至是優於體育運動呢?這自然是有原因的,
由於個人是從事專業原因,在臨床上經常碰到因過度運動而導致的軟組織損傷,運動功能障礙等等問題的人,在治療調理過程中,無法像正常人那樣運動,也達不到正常人的量,所以需要患者配合練習一些康復動作,健身功法來輔助治療,加快痊癒,經過驗證,這種方式對臨床治療事半功倍。
通過這個只是要說明,健身氣功,功法一類,確有它的優勢,功用,中醫的健身功法雖然獨特,但並不是說要倡導放棄體育運動,正常體質的人,還是應該多參與體育活動。
重點還要注意講究有常,適度的運動,更有助於身體健康,至於更深的層面,後面有機會再說。
03
心態平和 長壽之本
上面說了運動要動靜結合,但這動靜結合,不僅是指運動,還有情志方面的,有一句話,說:動以養形,靜以養神。意思是說,運動是養人的形體,肉體的,而靜也可以養神,調養情志,當然這個還需要有運動的協調。
那什麼是靜以養神?為什麼要靜才養神?這個靜字,一可以理解為通過功法的練習,上面在運動中也提到過,功法可以有效調節人體臟腑氣機,從而影響調和情志,情志所關聯的也就是神的層面,這也是靜能養神的原因,
第二這個靜字可以理解為平和,平靜,不動。根據中醫的理解,這個靜可以使人的識神和元神相互協調。元神是先天的,是天定的,識神是人後天所習得的。
簡單說,受人自主意識控制的形體是由識神來管,比如你要動一下手指,無法受人體自主控制的部分是由元神來調控,比如心跳,人體的自我修復,人睡著以後的生理維持等等,都與元神有關,當然這只是很淺層的說法,深層的不在本期討論範圍。
總之,靜,就是不讓識神干擾元神,產生衝突,通過靜的方式自主修復協調平衡。這裡所說的靜,主要是說識神,因為它受人的自主影響,人靜下來,識神也就平和,元神也就不受干擾,身體也就越健康。
因此,最好的情緒不是所謂的開心,高興,而是不喜不悲的平和狀態,這也是自古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中國文化最推崇的也是中正平和,所以,情志的調養,也在於動靜結合的調節,保持心境平和,才是重點,關於具體的情志調養方式,後面會單獨再說。
04
起居規律 順應四時
最後再談談起居,日常起居的範圍也不小,包括家居環境、作息睡眠等等。這一回就挑一些主要的簡單說一下。
起居的這個居字,一指居所,環境,第二就是人在房舍中眠睡。先說居所環境,家居之處,不在於富麗豪華,而在有利於賞心悅目、健康和生活的方便。
另外,長年居住的周圍環境最好避免有汙染源,例如汙水、礦廠、高壓線、強磁場和超聲放射線源等等,還包括聲汙染和光汙染。
除了周圍環境,還要注意室內居所的環境,比如說裝修後的甲醛、苯、氡、氨等等,這些對人尤其是時間長了非常不利,尤其是對孩子,很多疾病的產生,比如白血病等等,都與室內環境汙染有關,所以這一點是值得重視,室內的裝修不容大意。
再說作息方面,內經中的一句話:起居有常,這個常,不是第一次再提了,常就是規律,定時起居,符合大體節律。
從科學角度來說,根據生物鐘的一套說法。人必須依據宇宙鍾、人體生物鐘來主動地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儘量做到每日定時睡眠、起床、用餐、工作學習、鍛鍊身體、洗澡等等。這樣有助於人體自身的整體調整,才能長久平衡,以達維護健康的目的。
有規律的生活作息能使大腦皮層在機體內的調節活動形成有節律的條件反射,也就是說你早上7點排解糟粕之時,6點50分大腦已作好準備,腸道開始蠕動,你12點用午餐,這個時候各種消化液開始分泌。現代城市的生活,不像以前,天黑了也沒什麼事兒可幹,休息的也早,現在的情況往往是生活毫無規律,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
另外,這個起居節律,除了有常,還應該順應四時變化,也就是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的晝夜長短,調整自身的作息時間,這樣不容易損及內在,人也就健康。
根據內經大的原則,春季和夏季,是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春夏,入夜就睡覺,秋季,早睡早起,與雞的步調一致,雞回窩,人也跟著休息,雞打鳴,人就起床。冬季,講究一個閉藏,要早睡晚起,不要擾動陽氣。還有一點,春夏的原則看似一樣,不過春夏的晝夜長短有所不同,這深層也自然有區別,具體的內容,本期不再詳細說明。
好了,本期的內容到此結束,總結一下,這一回探討了關於維護健康的幾個基本原則,相應的養生觀念,講了飲食要平衡,運動要適度有常,情志要動靜結合,起居要規律,順應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