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將脈分為二、三十種,普通人沒必要都瞭解,這裡只介紹幾種常見的脈象:浮沉、力度、粗細、快慢、停跳。

一、浮沉

浮沉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把手輕輕地放到脈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顯的脈動,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著,不斷加力,幾乎已經按到骨頭了,才能摸到明顯的脈動,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著,稍加點力往裡按,但又不至於按到底,這個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據用力大小的情況稱之為偏沉(用力較多)偏浮(用力較少),統稱為中。

另一種就是把脈的時候,只明顯感到了寸部的脈動,而關、尺部遠沒那麼明顯,這也叫浮;如此類推,寸關不明顯而尺明顯,也叫沉;寸尺不明顯而關明顯,也叫中。

為什麼脈會有浮沉之別呢?

一般來說,人體的保護機能與外邪作鬥爭,首先想從“表”解決問題,津液氣血都集合到這裡打仗來了,所以這裡氣血充足,脈就現浮象;當在這裡不能解決問題,邪向裡挺進,正氣往裡退,氣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脈就現中象;邪氣再勝再往裡進,正氣再戰敗往裡退,全退到裡面來了,在這裡積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決戰,脈就現沉象。

簡而言之,正氣(津血、氣血)在哪集結,就會在脈的相應部位有所反映,守住這一條,觀脈就不難了。

二、力度

找到脈之後,不是按住不動就可以了,醫生們會搞一些“小動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後再把力減少一點,把手指再提回原處,反覆做上好幾次。

為什麼這樣做?因為要用指頭感受脈對手指的抵抗力。按下去的時候,感覺脈很硬、很實、反彈力度很強,就證明這個脈有力量。要是手指按下去沒遇到多少抵抗,“你愛按哪兒按哪兒,愛怎麼按怎麼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脈就沒有了,那這個脈就是沒力量,醫生根據這個衡量脈的力度是偏弱還是偏強。

那麼有沒有力又代表什麼呢?

有力,代表正氣實,但如果邪氣跟正氣有一拼,中醫通常就會說邪氣實,正氣還行,照著邪實去治就可以。沒有力就代表正氣虛,治療上首先要補充、扶助正氣,正氣足了,自然能夠與邪氣交爭!

從治法上看,有力的脈,中醫常用的是攻、洩之法,比如麻黃湯證,要求的是脈要緊,承氣湯之類的,要求脈要實,這個緊啊、實啊,說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脈無力用了這些方劑,就會使病人虛脫,昏死過去!

無力的脈中醫通常要用補法,比如桂枝湯證的脈緩,四逆湯證的脈微弱,都是無力的脈,不能攻下,只能補養。至於要用多大的藥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補的成分、補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從脈的有力沒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斷。

三、粗細

只知道脈的力度還不夠,還有一個小動作,用指頭從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這樣水平來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幾下,感知脈管的寬度,通俗的說就是看看脈有多粗大或者多細小。

因為正氣津血足了,要流動,要往外輸送,不僅力量會大,要求輸送管道(血管)的空間也得大,否則正氣足了但空間不夠,不能及時地往外送。所以仲景說“陽明脈大”,陽明是多血多氣的,要輸送它,脈管就得大。以此類推,“細”當然就是氣血不充沛了。

但這裡有些特殊情況,臨床上常有脈大而無力或脈小而有力的例子,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氣血的偏盛偏衰問題了。

氣血是互為陰陽的兩個東西,氣主要管輸送,把血灌輸到全身,所以它屬陽,主動、主擴張;血屬陰主滋養,它有個很實在的形體(液體),看得見摸得著;脈的力量或粗細是氣血共同的功勞,但血側重於脈的力量,氣側重於脈管的粗細。它們都強,脈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細而無力;氣衰血強,脈就細而有力;氣強血衰,脈就粗而無力。所以粗細還要有沒有力氣連著一起看才行!

中醫就是根據這個判斷該用氣分藥還是該用血分(陰分)藥。比如,現代人常說陰虛、要養陰,吃阿膠、喝首烏汁之類的滋陰養陰藥,但如果你的脈細,吃這個就很可能會長痘痘;有的人喜歡吃補氣藥,人參、黃芪,但如果你的脈粗,吃了就會上火、失眠、煩躁。當然,這也只是一般的規律而已,中醫用藥還要考慮很多細節,這裡不多講。

四、快慢

脈跳多快算正常?《素問·平人氣象論》裡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就是說一個正常人,呼吸節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間,脈應該跳四次。

說得好象挺簡單、挺實用,但實際上很難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誰的為標準?西醫在這方面的研究給了中醫很大幫助。

據西醫的研究結果,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脈的跳動頻率是在每分鐘75次左右,老年人會相對慢些,年輕人會相對快些,嬰兒更快。有了這個標準,快慢就好定了:沒能達到標準次數的,就叫慢;超過標準次數的就屬於快。

判斷快慢有什麼意義呢?《難經》有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就是說:快,表示機體的抗病自保系統處在比較積極、主動的狀態;慢,表示抗病機能已經相當疲憊,進入了一種消極、被動甚至是想放棄的狀態。

中醫根據脈搏的快慢選擇治療策略,快,就積極配合袪邪,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糧草和彈藥!慢,就先考虛扶正,不急於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戰鬥,硬把糧草彈藥塞給它逼它上前線,到時候不是投敵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戰鬥情緒。

五、停跳,很危險!

停跳,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脈“開小差”了,分三種類型。

1.有規律的停跳

比如,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規律。這種脈象必然會伴隨這些症狀:心悸明顯;胸悶;手腳發麻;頭暈眼花;眼睛發脹。不一定全有,但胸堵、心悸是必有的。

這種脈象說明:“這個病人有心腦血管的問題,至少目前心或腦的供血情況有異常!”這是一個警告,如果不理會它,就可能出更大的毛病,輕者暈厥,重者中風、腦溢血,更嚴重就是猝死!

這種脈象青壯年人比較常見,一般是疲勞過度、消耗太過,例如連續熬夜工作,超長時間玩電腦打遊戲、打麻將,又或者是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厲害了,吃發汗藥吃過了吃錯了,大汗不止,出現虛脫的表現。一般比較容易恢復。

2.無規律的停跳

上面是有規律的停跳,這回規律也亂了,節奏也沒了!這次跳一下就停,下次跳三下才停,沒有規律。這個脈一般老年人比較多見。它同樣具備上條說的那些伴生的症狀,而且更嚴重,有的還有嘔吐,一般還有高血壓的問題。這個脈就得趕緊治療了,中風、腦溢血、猝死的風險相當高!

3.無規律+變速停跳

前兩種停跳在停的前後,脈跳動的速度是一樣的,但這條連速度都變了,它原來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就變慢了,而且還可能連力度都有變化,時而有力時而無力。這個脈一般出現在須要搶救的危重病人身上!見到這個脈,中風、腦溢血、猝死這些情況基本上已經發生了,如果搶救無效,就得下去跟閻王爺打麻將了!

“浮沉、力量、粗細、快慢、停”是把脈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診脈最最基本的功夫。這裡講的很粗淺,看懂並不難,但想要熟練掌握,需要長期的練習和實踐,所以對類似“三分鐘學會把脈”的鬼話千萬別當真。想深入學習中醫把脈的朋友,這裡有一些參考書目,大家可以自行學習。

東漢張仲景撰著《傷寒雜病論》從平脈辨證方法架構三陰三陽辨證體系,確立“病→脈→ 證→治”的診療規範,以論治“傷寒”為例,演義經方運用原則,是中醫臨床學科的奠基之作,內涵足以為萬世立法。魏晉太醫令王叔和編次整理了張仲景的著作,並搜採歷代名醫經驗撰編《脈經》,目的不僅在於規範脈法,推廣平脈辨證,還在於為讀者學習《傷寒雜病論》提供方法。

陰陽脈法的奧妙揭秘即太過或不及的獨脈,用之臨床確鑿有據。

張仲景介紹他的平脈辨證可以“料度腑臟,獨見若神”,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三部不同、病各異端”的寸、關、尺三部六位的精確定位之上,所以脈診指法運用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可古往今來,脈診研究著作甚至,但脈診如何下指,往往很少人提及。

迄今所見,最早的脈學專著為魏晉太醫令王叔和撰著的《脈經》。王叔和在《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告訴:“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關,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

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上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其《脈賦》又云:“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為寸關所主,腎則兩尺分並。”此節記載將寸口脈法的寸、關、尺三部及其左右六位主射的相應體位初步予以了界定,但如何下指卻沒有告知。

另一部被認為最實用且流行最廣的脈學類書是明代醫家李時珍的所著《瀕湖脈訣》,李時珍介紹指法時說:“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寸口無脈,求之臂外,是謂反關,本不足怪。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腎與命門,居兩尺部。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神門決斷,兩在關後。

人無二脈,病死不救,左大順男,右大順女。男女脈同,惟尺則異,陽弱陰盛,反此病至。脈有七診,曰浮中沉,上下左右,訊息求尋。又有九候,舉按輕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動。寸候胸上,關候隔下,尺候於臍,下至跟踝。

左脈候左,右脈候右,病隨所在,不病者否。”這段口訣把持脈的要領及脈法的三部六位九候分辨得比較清楚,相對於王叔和《脈經》的簡潔,已有非常的進步,遺憾的是,李時珍脈診的下指法仍遺漏了一個重要的關鍵細節。

也許,這個細節在當時的年代司空見慣,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只是到了現代,受了西醫的影響才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實際上,李時珍只需要在他的持脈要領“初持脈時,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謂關上”之後加上這麼一句話就行:“左手候右,右手候左,食指居寸,無名在尺。”

正確的脈診下指法即是:看準了掌後高骨,醫者以自己左手對應患者的右手,右手對應患者的左手,中指先下,定位在關,然後食指、無名指齊下,食指的部位為寸,無名指的部位是尺。

左右三指各就各位,左寸、左關、左尺,右寸、右關、右尺,合計三部六位,以舉、按、尋三法共計九候,仔細體會指下脈動的感覺,如此則寸關尺三部一一品察,浮中沉九候纖毫必分了。

仲師凡治必脈證並舉,方證對應,脈法中應用較廣的除了寸口脈法,另有趺陽脈法、少陰脈法等。

趺陽脈法的下指法及其應用在《素問·三部九候論》中表述十分清晰:“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當踝而彈之,其應過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仲師應用趺陽脈法主要與胃腸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及預後,與寸口、少陰等脈法合用互參,在《金匱要略》中屢見,是辨疑識難的好方法。

民間傳說脈法有不傳之秘,推測所謂的秘法多與醫者的悟性有關,其實也與脈診下指不當相關。所以,如果療效之秘在於劑量,那脈法之秘則在於指法。

指法不準,下指即錯,何來正確的脈象?脈象不確,何以推測病機?更何談病位、病勢的細分?脈診下指法自古相承、代代相傳卻無人點破,其原因或緣於中醫成才的模式重在師徒授受,師傅就這麼教,徒弟就這麼學,根本就是尋常。

近代、乃至現代中醫的教育都是一個模式的“批次生產”,西式教育體制的格式化加上西醫知識的普及,中醫學者數典忘祖,甚至以為聽診器、體溫表可以替代三個指頭,自以為是成了西醫的附庸,以西醫理論解釋中醫術語,指鹿為馬的東西在現代中醫比比皆是。

如張仲景把“陰陽俱緊者”定為“傷寒”,把“陰陽俱浮者”定為“風溫”,可研究者混淆“脈緊”與“脈陰陽俱緊”的關係,不知其代表了普通感冒與傳染病的道理,大言不慚說張仲景的“傷寒”有廣義、狹義之分;而宣傳心臟搏動的脈率就是脈象、辨證等於辨病的現象更是普遍。

每見媒體宣傳中醫,畫面中都少不了主人翁在脈診,可那些賣弄脈診的中醫主人偏偏是“以左候左、以右候右,無名指居寸、食指居尺”,堂堂正正在那裡代表中醫。

這些人裝模作樣,己之昏昏還使人之昏昏,以權威身份代表科學否定脈診價值有之,譏諷別人的脈診製造神秘有之,甚至異想天開用豬的血管跳動來作脈診教學的模型也有之,種種行為都在禍害中醫,敗壞中醫的根基。如此下去,中醫豈有不滅亡的道理?

不可否認,現代科學技術促進了醫學學科的發展,但科學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醫學科原理形成於遠古的哲學史觀,有些內容儘管現代科學尚無法證實,可並非就是不科學。

經方科學注重實效,診療模式在數千年前就基本成形,並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莫可計數的醫家實踐總結,成為復興中醫的中流砥柱。相信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援下,經方醫學必將主導現代中醫的未來。

其平脈辨證方法不僅在於“變化相乘、陰陽相干”的精確辨證,還體現在“料度腑臟、獨見若神”,可從獨脈中可以發現微觀病位。

推行脈診,與普及現代醫學檢驗技術之間並不矛盾,儀器檢查可以避免因脈診不足可能導致的漏診或誤診,高水平的脈診可以減少醫學儀器檢查的盲目與依從,二者若相互支援,互為補充,對於提高臨證診療水平,促進中醫學科進步都大有可為。

所以,學習平脈辨證,脈診的下指法絕不是一個小問題!

17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AI專利技術降低90%MRI造影劑劑量,這個團隊在變革醫學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