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7月16日入伏,我們將迎來40日三伏天的高溫洗禮。在這樣的天氣,大家的飲食和睡眠都會受到影響,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更需注意。氣溫升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耗氧、耗能量增加,加上人體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較多,血液粘滯度增加,進一步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病情。
首先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夏天的血壓相對較低,症狀相對穩定,如果盲目擅自減藥或停用降壓藥物,容易引起高血壓症狀或者高血壓急症的發作,出現嚴重後果。建議每日做好血壓監測和記錄,就診時給醫生提供自己的記錄資料,按照醫囑進行降壓藥物的調整或劑量變動。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量增加,導致血液濃縮,從而容易形成血栓栓塞事件,誘發急性心梗的發作。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常以胸部憋悶、疼痛或者煩亂不適為典型症狀,而在炎熱夏季,這些症狀在正常人中也可出現,易和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症狀相混淆而被忽視。故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比較多的高發人群應當警惕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出現上述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做相應檢查來排查。
夏天除了天氣炎熱外,空氣溼度也有增加,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迴圈增加,皮下的血管擴張,使得體迴圈的血液容量比平時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易誘發心衰等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
三伏天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按時服藥:
炎熱夏天,按時服用藥物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急症的發生,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水平,多與醫生交流溝通,根據醫生的醫囑調整藥物,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隨身備用的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在夏季容易分解,失去藥效,故一定要注意定期更換,注意有效日期及儲存溫度。
科學飲水:
夏季應當適度增加飲水量,這樣可以降低血液粘滯度,有利於防止心血管急症的發生。如出現口渴之後才飲水,常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喝水當以少量、多次為佳,切勿一次大量飲水、快速大量喝冷飲。
清淡飲食:
夏季多數人胃口不佳,不欲進食,但因身體消耗,如補充不足則會帶來健康隱患。故飲食當以清淡為主,適當增加蛋白質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等,增加食慾,同時儘量避免吃大葷大油的食物。
適度運動:
心血管病的患者夏季儘量避免劇烈運動,在三伏天溫度較高時,當減少戶外運動,可選擇在室內溫度較涼爽的地方靜養。如需外出,需選擇早晨溫度較低時,同時做好防暑準備。
防暑降溫:
多數老年人患有關節疼痛等疾病,不願開空調,此時如不做好降溫防暑準備,容易出現中暑而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如在空調屋中,再熱也要節制點,應該慢慢降溫,注意避免受涼感冒,儘量減少空調房間與炎熱室外之間的進出。
充足睡眠:
天氣炎熱,人們往往休息得很晚,或者休息不好,這會引起我們的心情煩躁,使得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導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故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心態平衡樂觀,如有午休習慣,當保證午間休息亦相當重要。
撰稿:張賀 徐浩
美編:劉啟予
專 家 簡 介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祕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祕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祕、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出診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 西苑醫院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週三下午特需門診:週四下午(注: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線上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申請預約加號)《遵生八箋》中的養生智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