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空氣溼度是指相對溼度,指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也可表示為溼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與相同溫度下水的飽和壓力之比。通俗解釋就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
長期保持室內溼度恆定,對人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很多人都很重視溫度的變化,而往往忽略了溼度對人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溼度條件下,人體的散熱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溼度對人同樣重要。
夏天,室內溼度過大時,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溼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室內溼度過低時,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會感到口乾、舌燥,甚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等,並易患感冒。所以,專家們研究認為,人體的舒適溼度範圍應在40%-60%RH。
研究發現,低於35%的溼度會影響人的舒適度和健康。在溼度低的環境中生活除了讓人感覺不舒服,還容易患病,尤其容易因為感染而誘發感冒和流感。
正常情況下,喉嚨黏膜和呼吸道能將進入人體空氣中的微生物和病毒過濾掉。但在他們變得乾燥,瘙癢和皴裂時,會因為通道張開而增加細菌和微生物進入並導致喉嚨痛和生病的風險。
除了在低溼度環境下繁衍的細菌和微生物以外,空氣中的黴菌,真菌孢子,塵蟎和其它過敏原也會通過無防護黏膜吸入並誘發過敏和哮喘。
由於空氣還會吸收過敏者面板上的水分,因此還會加重病情。此外,鼻腔和上呼吸道乾燥和皴裂還會導致流鼻血,呼吸困難和打呼嚕。
據測,在北方地區120個供暖日中,僅有2.5天達到健康溼度,另有研究表明,室內空氣汙染是室外的5-10倍,所以冬季許多人缺少溼潤、潔淨的空氣。
因此建議大家時刻關注天氣和大氣溼度的變化,當室內溼度過低時及時使用加溼器,有助於控制和保持室內溼度處於適當範圍,這能降低溼度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