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已經成為我們健康的主要威脅和生命的第一殺手。惡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多階段的過程。隨著居民壽命的延長,外部致癌因素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惡性腫瘤的威脅。現在的人將會有四分之一以上死於惡性腫瘤。

由於惡性腫瘤種類繁多,治療費用昂貴且難以治癒。往往在出現症狀後已經進入晚期,治癒率低,死亡率高。惡性腫瘤患者百分之四十以上活不過七十歲。因此對於惡性腫瘤最好的措施就是預防。今天和大家說說惡性腫瘤的三級預防措施。

從一個正常細胞發展到惡性腫瘤晚期,經過腫瘤細胞生成、免疫逃逸、原位增生和最終的侵襲性生長與轉移四個階段。針對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四個階段,我們有三級預防措施,可以佈置下三道防線預防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

一級預防措施

我們把減少腫瘤細胞產生和避免其免疫逃逸稱為一級預防,也是最根本的預防措施。從源頭解決惡性腫瘤的問題,是第一道防線。

1.減少內外界致癌危險因素是根本措施

惡性腫瘤是身體內外界致癌危險因素共同長期作用的結果,避免或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控制致癌因素至關重要。內部致癌因素,如年齡、性別和遺傳等因素無法控制,避免長期的負面心理因素是一個可控的內部危險因素。外部的致癌因素眾多,目前明確可控的主要致癌危險因素有五大類23個,控制這些致癌因素是預防癌症的重點。

2.維持身體免疫力可以有效減少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

正常的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將惡變的腫瘤細胞作為異物消滅掉,起到免疫屏障的作用。當人體免疫力降低,屏障作用被削弱,會出現免疫逃逸的腫瘤細胞,這些“漏網之魚”會在區域性分裂增生,形成腫瘤。因此,築起免疫屏障也是避免惡性腫瘤的第一道防線。合理營養、運動鍛鍊、充足睡眠和心情愉悅是免疫力的四大基石。

二級預防措施

如果第一道防線沒有防住,出現免疫逃逸的腫瘤細胞,開始在身體區域性分裂生長,形成原位癌。這時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需要展開二級預防,就是癌症的早期篩查。發現尚在萌芽當中的腫瘤,在沒有發生區域性侵襲性生長,沒有出現遠端轉移時及時干預。發現早期癌症,及時切除干預,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早期篩查是預防惡性腫瘤的第二道防線。目前能夠有效進行早期篩查的惡性腫瘤有下面幾個:

1.大腸癌:結腸鏡+指示性活檢病理檢查

2.宮頸癌:液基細胞學檢測方法(TCT)+HPV檢測

3.乳腺癌:乳腺超聲+乳腺X線攝影檢查(鉬靶)

4.肺癌:低劑量螺旋CT

5.肝癌:腹部超聲+甲胎蛋白(AFP)檢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檢測

6.食管癌和胃癌:幽門螺旋桿菌(HP)+胃鏡+指示性活檢病理檢查

三級預防措施

如果前兩道防線全部“失守”,惡性腫瘤進入了中晚期,對身體產生明顯影響,出現了症狀和體徵,就醫後診斷為惡性腫瘤,這時只能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關注癌症發生發展對身體產生的危害訊號,及時就醫檢查,儘量早發現早治療。《中國腫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識(2021)》預防篇,將腫瘤的早期報警訊號總結成容易記憶的“五字訣”,即:血、塊、痛、燒、減。

1.血(出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經以外,人體任何一個臟器不明原因的出血,並且遷延不愈,排除常見原因,都有可能是腫瘤的早期報警訊號。

2.塊(異常腫塊):腫瘤尤其是實體腫瘤,相貌醜陋,往往是一個或幾個不規則的腫塊。

3.痛(疼痛):長期持續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腫瘤早期的訊號。

4.燒(發燒):發熱時間超過一週尤其是超過十天,一定要考慮感冒之外的疾病,除了合併的肺部感染等,腫瘤的嫌疑也不能排除。如果持續發燒,尤其是長期低熱,同時伴有體重下降,盜汗(晚上熟睡後出汗)等,兒童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統腫瘤(家喻戶曉已故童星鄧鳴賀,白血病就是這樣發現的),成年人要排除淋巴瘤、肝癌、腎癌等腫瘤來襲的可能。

5.減(體重減輕):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短期內體重不明原因減輕,並且呈進行性下降,在排除甲亢、糖尿病、結核等疾病後,有可能是消化道腫瘤、腎癌、淋巴瘤等腫瘤在作怪。因為腫瘤這個貪吃的傢伙在與我們的機體爭奪營養,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被腫瘤偷走了。如果體重減輕的同時,伴有膚色發黃和疼痛,更要積極檢查,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腫瘤的可能。

當然,腫瘤一旦造訪,肯定會有很多動靜,除了上述五大表現外,還可能會有其他表現。當上述“血、塊、痛、燒、減”這些症狀出現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警惕腫瘤來襲。

對已發生癌症患者,進行規範化治療,盡力提高生存率和腫瘤控制率,減少併發症,降低毒副作用,減輕由癌症引發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我們稱為三級預防。這時患者及家屬能做的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靠譜的醫療機構積極配合治療。

1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肺癌發生腦轉移不等於死亡!免疫療法或成為治療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