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麻黃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乾燥草質莖。莖含麻黃鹼、偽麻黃鹼等生物鹼,兒茶鞣質和揮發油如l-α-松油醇等。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顯示:可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有抗疲勞作用,抑菌、抗病毒以及解痙平喘、利尿作用等。性味辛苦,溫,歸肺、膀胱經,功用:發汗,平喘,利水,主治傷寒表實證,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骨節疼痛,咳嗽氣喘,風水浮腫,小便不利,風邪頑痺,面板不仁,風疹瘙癢等。一般用量:入煎劑6-12g。表虛多汗者,或高血壓,心動過速者,慎用。

臨床應用,麻黃性溫辛散,可發汗散寒而解表,常與桂枝相須配伍,如《傷寒論》麻黃湯,適用於太陽衛陽充實體質,常見於青壯年身體壯者,感受風寒後,常表現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緊,投用麻黃湯常可一汗而解。若外感風寒表實證,寒閉其熱,同時表現為煩躁者,則可用大青龍湯治療。至於用麻黃如用治麻疹透發不暢,兼有咳嗽氣急症狀時,則可在辛涼透疹藥中酌加麻黃,或逕用麻杏石甘東加薄荷、蟬衣、牛蒡子等藥。

麻黃宣肺平喘,最著名的配伍就麻黃配杏仁。《傷寒論》麻杏石甘湯就可用於風熱外犯或外感風寒,入裡化熱,肺熱壅盛咳嗽氣喘者。臨床或加用連翹、黃芩、魚腥草、石韋、車前子、蟬蛻、地龍等,用治肺炎等,每有良效。臨床也常用該方加黃芩、辛夷花等治療寒包火感冒,或急性鼻炎,鼻塞流涕者,常有應手之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醫院製劑曾有所謂宣肺利鼻顆粒,就是以此為基本方。《滇南本草》論麻黃功效,指出:“治鼻竅閉塞不通、香臭不聞,肺寒咳嗽”。實際上,麻黃不僅可用治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取麻黃配合師祖祝諶予教授過敏煎,或更加辛夷花、白芷、鵝不食草等,也常可取效。而針對慢性咳喘,麻黃、杏仁藥對則是最常用的配伍。焦樹德教授有所謂麻杏二三湯,即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再加麻黃、杏仁藥對,適用於痰阻肺氣,咳喘痰多,胸脘滿悶,舌苔膩,脈弦滑者。若針對外有寒邪,內有寒飲的咳喘,表現為胸脘滿悶,痰白清稀,舌苔白水滑者,則可用《傷寒論》小青龍湯,藥用麻黃、桂枝,配合細辛、乾薑、五味子、半夏等,外散風寒,內化水飲,多用於外寒誘發的支氣管哮喘或慢阻肺咳喘急性發作,肺病感染不突出,痰不黃粘稠,舌不紅,舌苔不黃者。

麻黃利水消腫,實際上主要是因為有宣肺的作用,而肺為水之上源,能夠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金匱要略》有所謂越婢湯、越婢加術湯,主要是治療風水等,外邪誘發,顏面肢體水腫,小便不利者。方中雖有石膏,臨床一般還是應該更加黃芩、金銀花、連翹、桑白皮、石韋、蘆根、豬苓、茯苓、白茅根等。應注意麻黃劑量不可過大,以免引起血壓增高,心率加快,誘發心衰。但因風水,即急性腎炎,高血壓或繼發心衰等,皆是因為水腫尿少血容量增高所致,所以用麻黃宣肺利水之下,一般並不會加重高血壓,或誘發心衰加重。所以辨證論治是基礎,不要過分擔心其副作用。實際上,我們也不要把麻黃增快心率等就理解為副作用。臨床上完全可以利用麻黃對心率的這個影響來治療心動過緩等。《金匱要略》麻黃半夏丸治療心悸的適應證應該就是這一類。現代醫家更是常用麻黃附子細辛東加黃芪、丹蔘、淫羊藿等治療病竇綜合徵所致心律失常以心率緩慢為特徵者,常有佳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內製劑復竇合劑也是以此方為基礎。另外,基於麻黃“令人煩”也就是令人興奮的作用,還有醫家常用麻黃治療陽痿者,據說可溫通腎陽,振奮心陽,所以可較快起效。但若欲鞏固療效,則仍需要緩緩補之。急於求成,則往往療效不能鞏固。

實際上,麻黃治療風溼痺痛也很有效。《金匱要略》麻杏薏甘湯治療風溼“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麻黃加術湯治療寒溼在表身體疼煩等,應該都屬於外感風溼、寒溼之邪痺阻,用麻黃乃取其辛溫宣透、發汗解表之用。而《金匱要略》治療歷節疼痛的烏頭湯,也是川烏配合麻黃、芍藥、黃芪、炙甘草組成,共成溫經散寒、除溼宣痺之功效,主要適合於寒溼痺阻,症見節冷痛,屈伸不利,舌苔白潤,脈沉弦或沉緊。或治腳氣疼痛,不可屈伸者。民間更有以制馬錢子為主藥,配合麻黃、附子、蒼朮、土鱉蟲、殭蠶、全蠍、蜈蚣、乳香、沒藥、牛膝、木瓜、芍藥、甘草等,製作丸藥,用治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痛者,常有奇效。而今中成藥有腰痛寧、風溼馬錢片等,組方思路也類於此方方義,其中都不離麻黃。《藥性論》論麻黃功效,指出:“治身上毒風頑痺,皮肉不仁。”事實上,而針對脫疽,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與糖尿病周圍血管神經病變包括動脈硬化閉塞症繼發的足壞疽,臨床常用的陽和湯,方中就有麻黃。實踐證明:麻黃通陽開痺,配合熟地、肉桂、鹿角片、白芥子、炮姜、甘草,或更加黃芪、當歸、丹蔘、水蛭、土鱉蟲、牛膝、雞血藤等,治療肢體麻木疼痛、冷涼,夜間痛甚以及陰性瘡瘍,久不收口等,也常可取得一定療效。,

另外,麻黃還可用治神經性遺尿等兒科疾病。神經性遺尿患者,常表現為日間興奮,夜間沉睡,夢中遺尿,此為心陽不振,部分患者還可有咽乾咽痛症狀,則存在肺失清宣病機,此時即可以在辨證選方基礎上,應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麻杏石甘湯等,或隨方加入石菖蒲、白果與小劑量人蔘,常有佳效。臨床上,還有所謂發作性睡病,患者終日昏昏欲睡,甚至走路當中都可能睡著,我們也常用麻杏石甘湯或配合菖蒲鬱金等治療,屢有佳效。曾治一例張家口蔚縣籍女中學生,即用此方,服藥月餘,多睡症狀消失,學習成績陡然提高,老師嘆為神奇! 賈海忠教授更常用麻黃配合熟地、石菖蒲等組成鼾暢飲,治療睡中鼾聲如雷,呼吸暫停綜合症,也常有佳效。奇思妙想,頗可啟發臨床思維!​​​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溫中暑了怎麼辦?中醫教你:緩解中暑症狀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