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接上一篇)

4.肝與膽的表裡關係。肝主疏洩,若血行通順,則促進膽汁的排洩;肝主疏洩氣機不暢,若情志抑鬱,則抑制膽汁的排洩。膽汁排洩正常,反過來可以涵養肝陽,促進肝主疏洩。

膽依附於肝,肝膽相照,說明肝膽關係密切,肝膽的症候也往往同時表現,如脅痛、口苦等。

5.腎與膀胱的表裡關係。腎氣主升,腎氣發揮攝固作用,使貯存於膀胱內尿液不外流;膀胱主降,當膀胱內貯存尿液達到一定量時排出,膀胱主降功能加強,腎氣主升之氣減弱,推動膀胱收縮排出尿液。

如腎陽不足,可導致膀胱功能下降,發生小便頻數、遺尿症狀;如膀胱侵入溼熱,又可導致腎臟功能減弱,發生腰痛、尿血癥狀。

6.心包與三焦的表裡關係。三焦為表,心包為裡。病邪侵入人體多數是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

三焦抵抗病邪,化解病邪對人體危害,則心包不受累,心臟功能也發揮正常;如果病邪來自體內,心包受侵,出現神疲或昏迷狀態時,則三焦疏通水道,執行水谷失常。

以上講的是臟腑的表裡關係,實際上臟腑之間的聯絡是多方面的,臟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也有功能上的聯絡。

如脾主運化,上輸水谷精微物質,除了胃的受納參與外,肝臟、肺臟、心臟、腎臟、膽腑等,均間接地參與了脾主運化的過程;

如肝氣的疏洩,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汁的排洩,均對脾主運化的過程起到了配合作用。可見五臟六腑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的。

綜上,五臟六腑的表裡關係之間,相互影響是直接的;五臟六腑的表裡關係之外,相互影響是間接的。人體作為生命的統一體,髒和腑不是獨立存在的,其他各個器官也不是獨立存在的。

生命活動的意義,就在於髒和腑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正常情況下,身體自我調節,保持臟腑的統一關係;病理情況下,病邪打破臟腑的統一關係,髒和腑處於矛盾狀態下,發生臟腑功能改變。

病理情況下,就要藉助藥物,或中醫手法,調整臟腑的矛盾狀態,使髒和腑達到統一的關係,恢復並保持人體的健康狀態。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糖高的人,別再不敢吃水果,這6種水果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