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口角流涎

口角流涎在《內經》中稱"涎下',《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稱"口吐涎"。

小兒口中流涎,則名"滯頤",如《諸病源候論》說:"滯頤之病,是小兒多涎唾流出,漬於頤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

【常見證候】

1.風中於絡口角流涎:顏面麻木,口眼歪斜,眼瞼不能閉合,惡風寒,流淚,口水時流下,舌苔白,脈浮弦。

2.風痰上湧口角流涎:口中流涎不止,半身麻木不遂,口眼歪斜。舌歪語謇,或神志不清,頭目眩暈,喉中痰聲漉漉,舌苔厚膩,脈象弦滑。

3.脾虛不斂口角流涎:口中流涎淋漓,納呆食少,神怯面白,或腹脹時滿,或便溏洩瀉,舌淡苔薄,脈弱。

4.脾胃熱蒸口角流涎:口中流涎,口舌疼痛或糜爛潰瘍,口乾口苦,便祕尿赤,心煩食減,舌尖紅赤或起芒刺,舌苔黃或黃膩,脈象滑數。

【鑑別分析】

脾胃熱蒸口角流涎與脾虛不斂口角流涎:

二者雖均屬脾,但病因病機卻各不相同。

脾胃熱蒸多因素有蘊熱或恣食膏腴,致脾胃伏火上蒸或心胃火盛,上迫廉泉,津液外溢,故見流涎。《靈樞.口問篇》說:"胃中有熱…故涎下。"

脾虛不斂乃因脾胃素虛或傷於飲冷,或蟲積為患,耗傷脾胃,致脾氣虛寒,無以輸布津液,氣虛不能攝精,故涎流口角。前者常見口舌生瘡、舌質紅赤、尖邊芒刺、或層頰糜爛,心煩不寐,便祕尿赤等實熱之象。

治宜清解脾胃實熱,方用清胃散或瀉黃散加減;

脾虛不斂常見於小兒,口水清稀,終日連綿不斷,浸溼衣衫。併兼面白神怯、腹脹便溏等脾虛之象。治宜益氣健脾,溫中攝涎。方用六君子湯合甘草乾薑東加減,或用溫脾丹加減。尤需注意,對脾虛不斂之證,切莫見其流涎不止,即認作痰涎為患,而一味攻逐痰涎,致成虛虛之臭。《幼科釋謎》說"小兒多涎,亦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若不治其本,補益中氣,而徒去其痰涎,痰涎雖病液,亦元氣所附,去之不巳,遂成虛脫。"。

風中於絡口角流涎與風痰上湧口角流涎:

二者均與風邪有關,而見口眼歪斜。但前者口角流涎乃因經絡空虛,外風乘虛襲於手足陽明之脈,經隧不利,口喎不能閉合,津液失於收持所致,屬風中經絡的輕症,以外風為主;後者多見於中風、癲疾,其病機屬內風夾痰濁上擾。

從症狀分析,風中於絡的口角流涎症情較輕,一般僅見口眼歪斜;而風痰上湧的口角流涎症情較重,症見舌歪語謇、肢體麻木不遂,或痴呆、或喜笑不休,或卒然暈倒、神情恍惚,且有喉中痰湧、舌苔厚膩、脈象弦滑等一派痰濁壅盛之象。

治療原則:風中於絡者輕淺易治,當予疏風通絡,口喎得愈,則口水自止。方用牽正散加蟬衣、荊芥、防風、蔓荊子、鉤藤;

風痰上壅的口角流涎,還當辨其虛實寒熱。屬虛屬寒者,治宜益氣化痰、熄風通絡,方用六君子東加天麻、秦艽、薑汁。夾熱治宜清熱化痰、理氣通絡,方用導痰東加梔子、黃芩、黃連、竹瀝。本證多為本虛標實,急則治標,俟病情穩定,又需健脾、益腎,從本論治。

【文獻】

《東醫寶鑑.內景篇》:"三蟲之證皆口流涎也"。"小兒腹痛口中出清水者,蟲痛也"。

《珍本圚書整合.雜證會心錄》"脾雖開竅於口,而津液則出於腎。足少陰之氣上交陽明,戊癸相合而後能化水,榖之精微,氣不上交,則水邪反從任脈而上於廉泉,故涎下。惟補足少陰以助下焦之生氣上升,則任脈下盛而上之廉泉通,則涎下於內,不下於外矣!"

口苦

口苦在《內經》稱之為"膽癉"。《素問.奇病論》:"有病口苦,…病名日膽癉。…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嚴格來說,口苦作為一個症狀,而"膽癉"是病名,二者不能混同。只能說口苦是"膽癉"的一個主要症狀。

【常見證候】

1.邪在少陽口苦:口苦咽乾、頭痛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食納減少、小溲色黃,苔薄白或薄黃、脈浮弦有力。

2.肝膽鬱熱口苦:口苦心煩、口乾欲飲、太息易怒、頭暈頭痛、目赤目眩、兩脅脹痛、小便黃、大便偏幹、舌邊尖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鑑別分析】

邪在少陽口苦與肝膽鬱熱口苦:兩證均可出現口苦咽乾、心煩目眩等症,但病因病機不同。

前者由傷寒太陽病不解,邪傳少陽,膽為少陽之府,膽熱上蒸,則口苦。《鍼灸甲乙經.卷九》:"夫膽者,中精之府;五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膽氣上溢,而口為之苦。"

後者常由情志鬱結或五志過極化火,肝膽鬱火內蘊,疏洩失職,膽氣上溢而口苦。《雜病源流犀燭.口齒脣舌病源流》:"肝移熱於膽亦口苦,內經言膽癉是也。注云,肝主謀,膽主決,或謀不決,為之急怒,則氣上逆,膽汁上溢故也。"

邪在少陽的臨床特點除口苦外,常伴寒熱往來、納呆喜嘔、胸脅苦滿等症狀;而肝膽鬱熱者,則常兼頭痛眩暈、面紅目赤、性急易怒、舌質偏紅、脈象弦數等肝火之症。

治療原則:邪在少陽者,擬和解少陽,用小柴胡東加減;肝膽鬱熱者,宜清解肝膽之鬱熱,一般可用龍膽瀉肝湯;若痰熱內擾者,可用黃連溫膽湯。

苦為膽味,《靈樞.四時氣篇》說:"膽液洩則口苦",《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膽汁的分泌,又與肝的疏洩有關,《素問.痿論》:"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幹,…。"上述二證,一為外感邪入少陽,一為內傷肝膽鬱熱,證因迥別,不難區分。

【文獻】

《聖濟總錄.膽門》:"治膽虛生寒,氣溢胸膈,頭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嘔宿水,天雄丸方。天雄炮裂去臍皮人蔘山萸桂去粗皮各一兩黃耆銼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柏子仁研細山茱萸酸棗仁炒各三分"又"治足少陽經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嘔水多唾,沉香湯方:沉香銼、白茯苓去黑皮、黃耆銼、白朮各一兩,川芎、熟、乾地黃切焙、五味子各三分,枳實去瓤麩炒、桂去粗皮各半兩。"

口淡

口淡無味是指日中味覺減退,自覺口內發淡而無法嚐出飲食滋味而言,一般皆伴有納榖不香,食慾不振等症狀。前人又稱本症為"口淡"、"口不知味"。

【常見證候】

1.脾胃虛弱口淡: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飲食,神疲短氣乏力,脘痞腹脹,便溏,舌淡苔薄,脈緩弱。

2.溼阻中焦口淡:口淡黏膩,飲食無味,納呆,胸脘痞悶,噁心欲吐,便溏,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

【鑑別分析】

脾胃虛弱口淡與溼阻中焦口淡:

前者由飲食失節、大吐大瀉,久病失養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氣虛憊,運化轉輸失職,故不欲飲食,口淡無味;後者或因外溼入侵脾胃,或因飲食所傷,脾運不健,溼濁內生,溼阻中焦,故口淡黏膩,納榖不知滋味。

前者為脾虛不運,後者為溼阻不運。鑑別時,前者除口淡外,尚有祌疲短氣乏力、腹脹便溏、舌淡脈弱等脾虛症狀。後者兼有口中黏膩、噁心胸悶,苔膩脈濡等溼阻脾胃症狀,兩證不難區分。

治療原則:脾胃虛弱者,治宜益氣健脾和胃,方選香砂六君子東加焦榖麥芽等;溼阻中焦者,治宜芳香闢濁,化溼醒胃,方選藿樸夏苓湯、三仁湯等。

人之味覺,與脾胃有關,《靈樞.脈度篇》所謂"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榖矣"。口淡無味多與脾胃失於健運有關,其病因或脾胃氣虛;或脾胃溼阻,臨床從證候表現特點上不難作鑑別。

【文獻】

《景嶽全書.卷二十六》:"即如口淡一證,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皆能令人口淡無味,亦豈皆胃火使然耶!故凡臨此者,但察其無火證火脈則不宜以勞傷作內熱,而妄用寒涼。"

"思慮勞倦,色慾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此其咎不在心脾,則在肝腎。"

口渴

口渴在古典醫籍中有"口乾"、"口燥"、"口舌乾燥"、"思水"、"欲飲水"、"大渴"、"煩渴"、"大渴引飲"等稱謂。但嚴格地說,"口乾"、"口燥"和"口渴"不盡相同。"口乾"、"口燥"多指口中津液不足,不一定有飲水要求;而口渴則多指其有飲水慾望而言。二者不完全等同。

【常見證候】

1.熱熾陽明口渴:口渴飲冷,高熱汗出,面紅目赤,煩躁,或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祕結,小便黃赤,舌苔黃燥,甚則焦黑起芒刺,脈數或沉實有力。

2.熱入營血口渴:口渴,飲水不多,或不欲飲,午後熱甚,煩躁譫語,或斑疹隱隱,舌質紅絳或尖紅起刺,脈象細數。

3.溼熱鬱蒸口渴:口渴,但不欲飲,或飲而不多,胸脘痞悶,納呆,泛惡乾嘔,身熱心煩,肢體倦怠,大便祕或溏而不爽,溲黃赤,或見黃疸,舌苔黃膩,脈濡而數。

4.水飲內停口渴:口舌乾燥而不欲飲,飲後不適,或水入則吐,頭暈目眩,心下滿或悸動,腹滿身重,或肢體浮腫,小溲不利,舌淡胖有齒痕,苔滑或膩,脈沉弦而滑。

5.肺燥津傷口渴:口渴咽乾,鼻幹後燥,乾咳無痰,心煩脅痛,肌膚乾燥,大便乾結,舌紅苔薄而幹,脈弦澀或小數。

6.陰虛火旺口渴:口乾咽燥,夜間尤甚,虛煩失眠,頭目眩暈,手足心熱,或潮熱骨蒸,舌紅瘦苔薄,脈沉細而數。

【鑑別分析】

熱熾陽明口渴與熱入營血口渴:

二證雖同為裡實熱證,但應分辨邪熱之在氣在血。

前者多因熱邪入裡,陽明氣分大熱。其特點為大渴引飲,兼見大熱、大汗、脈洪大;陽明腑實證又必兼大便不通,脘腹脹滿疼痛。

熱入營血,雖亦口渴,但程度大減。且初入營分,由於熱邪煎灼血中津液上蒸,雖口舌發乾,反不覺甚渴。即使是口渴,飲亦不多,且見入夜煩熱,或躁動不安,斑疹隱隱,舌質紅絳等熱在營血的症候。對這類裡熱口渴證,當其熱則渴自止,不必專事生津止渴。

治療原則:熱熾陽明者,治宜清熱瀉火保津,方選白虎加人蔘湯。陽明腑實者用大、小承氣湯治之。熱入營血者,當清營涼血,選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

溼熱鬱蒸口渴:

多在溼溫或暑溼中出現,但雜病中亦不少見。一般溼溫病證,因溼為陰邪,傷津不重,故多不渴。但溼熱並重或熱重於溼者,可出現口渴身熱等症。

臨床特點是:口渴不喜飲,或飲亦不多,或喜熱飲,且伴溼邪阻滯之象,如身熱不揚或午後身熱,胸脘痞悶,身重頭蒙,便溏不爽,苔黃膩等。

治療:宜清熱化溼並舉,根據溼熱輕重,分別施治。熱重於溼者可用三石湯,連樸飲;溼熱並重者可用黃芩滑石湯,甘露消毒丹加減。

溼熱口渴因其渴不欲飲或飲亦不多,又當同熱入營血相區別。熱入營血必有營分熱證(如神昏譫語、斑疹、舌絳),與溼熱證表現迵異。

水飲內停口渴:

由於痰飲內阻,陽氣不能敷布,氣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致口渴。其特點為口舌乾燥但不欲飲,或飲後不適,或水入則吐,併兼見水飲內停之腹滿身重,水腫,心下悸或臍下悸動,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

治療:宜溫陽化飲法。飲停於心下者,苓桂術甘湯主之;飲停於下焦者,可用五苓散。

肺燥津傷口渴與陰虛火旺口渴:

前者為外感燥邪灼傷肺津,或久咳肺陰受損。肺為氣道,主津液之敷布,又主皮毛,下合大腸。故其症表現為口渴,鼻乾嚥燥,乾咳無痰,肌膚乾燥,大便乾結等。

後者或因熱病後期陰津被灼,或因慢性病久病陰血虧損,陰虛生內熱。故不僅口乾咽燥,夜間為甚,且有失眠,頭目眩暈,骨蒸潮熱,五心煩熱,舌紅苔少乏津等陰虛火旺之症。

治療:肺燥津傷者宜清肺潤燥生津,方選清燥湯或清燥救肺湯;陰虛火旺者宜養陰生津,方選六味地黃湯合增液湯。

見有口渴的病證頗多,以上是最常見的證候。臨證時應看重注意欲飲與否,飲多飲少,喜溫喜涼,並可參合脈證舌苔,仔細分析。辨其在氣、在血、陰虧、陽盛,是虛、是實以及何髒何腑,分別診治,不可一概以裡熱論之。

【文獻】

《脾胃論.脾胃盛衰論》:"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人自以為渴,…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者,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

《此事難知》卷下:"六脈俱弦,指下又虛,脾胃虛弱痛也,食少而渴不已,心下痞,腹中痛,或腹中狹窄如繩索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調,精神短少。此藥專治大渴不止,腹中窄狹,所食減少,大有神效。白茯苓、陳皮、人蔘、生薑、甘草。"

《景嶽全書.卷二十六》:"口渴口乾大有不同,而人多不能辨。蓋渴因火燥有餘,幹因津液不足。火有餘"者當以實熱論,津液不足者當以陰虛論。…故凡於大瀉之後、大汗之後、大勞之後、大病之後、新產失血之後、癰疽大潰之後、過食鹹味之後,皆能作渴。凡此數者悉由亡陰亡液、水虧枯涸而然,本非熱證,不得誤認為火。…水虧於下者,宜補脾補腎。若陽虛而陰無以生,氣虛而精無以化者,使非水火併濟,則何益之有。"

《醫宗己任篇.口渴》:"有一等中氣虛寒,寒水泛上,逼其浮游之火於咽喉口舌之間者,渴欲引飲,但飲水不過一二口即厭,少頃復渴飲,亦不過若此。蓋上焦一段欲得水救,至中焦則以水見水,正其所惡也。如面紅煩躁者,理中湯送八味丸,或用附子理中加麥冬五味亦效。又有一等口欲飲水,但飲下少頃即吐,吐出少頃復求飲,藥食毫不能下,此是陰盛格陽,腎陘傷寒之症。仲景以白通東加人尿膽汁,熱藥冷探之法"一服即愈。女人多此症。此二症俱系陰症,但一屬太陰、一石少陰,不得混看。"

口酸

口酸指口中自覺有酸味,甚者聞之有酸氣。

口酸與"吞酸"不同,吞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口酸則僅自覺有酸味,而無酸水泛出。詳可參見"吞酸"條。

【常見證候】

1.肝熱口酸:口酸苦、胸脅滿痛、性急易怒,或面赤眩暈、心中懊憹,大便幹,小溲黃,舌苔薄黃,質偏紅,脈弦稍數。

2.脾虛木乘口酸:口中覺酸,或吐酸嘔苦,或噯氣太息,納谷不香,食後脘痞腹脹,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脈細弦或弦緩。

3.宿食停滯口酸:口中發酸,或噯氣酸腐,納呆惡食,脘腹痞悶脹滿,大便或結或溏而腐穢,或便下不爽,舌苔厚膩或黃,脈滑有力。

【鑑別分析】

肝熱口酸與脾虛木乘口酸:

肝熱口酸,屬肝有實熱,或因情志抑鬱化火生熱,或因邪熱蘊於肝膽,酸為木之味,肝熱上蒸故作酸。常覺口酸苦。

脾虛木乘之口酸,是脾虛在先,肝木乘之於後,病本在脾,屬虛實夾雜之證。《醫學正傳》:"亦有脾胃氣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故以脾胃虛弱之症為主,口中發酸而有嘔吐酸苦,或噯氣反酸,並見納食欠佳,食後脘痞腹脹便溏等;木乘土位,故兩脅脹痛喜太息,脈細緩而兼弦等。

治療:前者為一派肝實熱之象,如胸脅滿痛、性急易怒,心煩目赤、頭痛眩暈、小便黃、大便幹,脈弦滑數,苔黃。治以疏肝清熱為主,熱除則酸味去,可予柴胡清肝飲,甚者用當歸龍薈丸;後者則宜健脾和胃為主,兼以平肝,土旺則木不易乘,可用六君子湯合左金丸加減。

宿食停滯口酸與脾虛木乘口酸:

同在脾胃,其症有相類之處。如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但前者因飲食過量,或過食肥甘厚味之品,影響脾胃運化而致,病以實證為主。後者則是脾胃素虛,或因久病失調,病以虛證為主,虛實相夾。

治療:宿食停滯者必有傷食病史,其症以停食及胃失和降為主,如惡食不飢、口味酸,或口吃酸腐,或噯生食氣,舌苔黃厚膩,脈滑而實等。同脾虛木乘之以脾虛為主,兼有肝氣之症不同。其治療原則,應以消食導滯和胃降氣為主,方選保和丸或木香檳榔丸治療。

口酸一症,當辨明虛實分清臟腑。屬虛者多因脾土不足;而屬實者多在肝胃,或因肝熱,或為胃實。

【文獻】

《血證論.口舌》:"口酸是溼熱,觀炎天羹肉過夜則酸,便知酸是溼熱所化。葛根黃連黃芩東加防己、茵陳、木通、滑石、花粉、雲苓治之,或蒼朮、黃柏、黃連、吳茱萸亦治之。"

口甜

口甜亦稱"口甘",《素問.奇病論》:"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脾癉"是病名,"口甜"是"脾癉"的症狀之一,不能認為口甘即是"脾癉"。

【常見證候】

1.脾胃熱蒸口甜:口中發甜,口乾欲飲,多食易飢,或脣舌生瘡,大便幹,溲黃,舌紅苔黃而燥,脈數有力。

2.脾胃氣陰兩虛口甜:口甜,不思飲食,口乾欲飲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脹,大便不調,舌幹稍紅,苔少,脈細弱。

【鑑別分析】

脾胃熱蒸口甜:

常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內熱,所謂"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發為口甘;或因感受天之溼熱,蘊結脾胃,與谷氣相搏,上蒸而口甘。臨床兼有口渴引飲,多食易飢,或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症狀。

治療:清熱瀉火為法。輕者用瀉黃散,兼有腑實者,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東加減。

脾胃氣陰兩虛口甜:

多因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虛,虛熱內生,脾津受灼,而為口甘。臨床見口乾而欲飲不多,且氣短乏力,不思飲食,脘腹作脹,大便或溏或幹。

治療:當益氣健脾和胃養陰,張石頑用補中益氣去升、柴加蘭香煨葛根治之。亦可用七味白朮散加山藥、石斛、蓮子等。

口甜為脾熱症狀,前證為實熱,後證為虛熱。前證以口乾喜飲,便結溲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主症;後證以納少、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為主症。治療時,前者可用苦寒直折,後者則用補氣滋陰緩調。

【文獻】

《世醫得效方》:"脾冷前口甜"。

《張氏醫通》:"口甘,…若脈弦滑兼嘈雜屬痰火,滾痰丸,此指實火而言。"

口膩

口膩,是指口舌黏膩,滯澀不爽,甚則食不知味。

本症在古代醫學文獻中多混雜於"口乾不欲飲"等症中,至清代溫病學派始稱為"口粘"、或"口舌粘膩"等。口膩一症,常兼有口苦、口甘、口酸、口淡等口味異常,而以口舌粘膩為主要臨床表現。

【常見證候】

1.寒溼困脾口膩:口中粘膩,口淡不渴,不思飲食,胃脘滿悶,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體胖淡,苔白膩水滑,脈濡緩。

2.溼熱中阻口膩:口粘滯澀,口氣穢濁,食不知味,口乾不欲飲,脘腹脹滿,胃納減退,大便溏垢,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3.痰熱阻滯口膩:口中粘膩,口渴不欲飲,胸膈滿悶,心煩不寧,痰黃而粘滯不易咯出,食少納呆,舌質紅,苔黃膩而幹,脈滑數。

【鑑別分析】

寒溼困脾口膩與溼熱中阻口膩:

二者皆是溼邪為患,但寒熱性質迿異。脾主運化水溼,為胃行其津液。若氣候潮溼,感冒霧露,淋雨涉水,汗出沾衣,或久居卑溼之地,則外溼侵犯人體,引動內溼;或恣食生冷瓜果及油膩肥甘之物,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則溼從內生,停聚為患。溼性粘滯重濁,脾胃溼濁上泛於口,而見口舌粘膩不爽。

寒溼困脾口膩系患者素體脾胃虛寒,溼從寒化,脾陽被困,運化失司,故口膩較輕,口淡泛味而不渴。

溼熱中阻口膩多因脾胃積熱,溼熱上蒸於口,故口膩滯澀較重,而口氣穢濁,口渴而不欲飲。

鑑別要點是:寒溼困脾之口膩較輕,口淡乏味,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濡而緩;溼熱中阻之口膩較重,口氣穢濁,味覺不佳,或苦或甘,口渴不欲飲,大便粘滯不爽,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

治療:前者治宜芳香化濁,健脾燥溼,方用藿香正氣散、平胃散;後者治宜清熱化溼,方用三仁湯、藿樸夏苓湯。若兼口甘者,溼熱多在脾胃,兼以芳香闢濁醒脾,方選蘭香飲子、甘露消毒丹;若兼口苦而脅痛者,溼熱多涉及肝膽,可選用龍膽瀉肝湯,或用連樸飲化裁。

痰熱阻滯口膩:

多由脾虛不運,聚溼生痰,蘊久化熱;或氣鬱化火,煉津為痰,痰熱阻滯,而見口舌粘膩。

其臨床特點是:口中粘膩,口渴不欲飲,多有黃痰而不易咯出,胸膈滿悶,心煩不寧,舌紅苔黃,脈滑數。其與寒溼困脾口膩的鑑別較易,而與溼熱中阻口膩頗多疑似。

溼熱中阻口膩,大便溏垢不爽,小便黃赤,脹滿在脘腹部位,脈多濡數或弦數;痰熱阻滯口膩,多有黃稠痰液咯出,滿悶部位在胸膈,脈多滑數。

治療:治宜清熱化痰,方選黃連溫膽湯,或用清氣化痰丸。

口鹹

口鹹是指口中自覺有鹹味,有時或伴有鹹味痰涎排出。

【常見證候】

1.腎陰虛口鹹:口鹹,或吐少量鹹涎,伴咽乾口燥,頭昏耳鳴,腰膝痠軟,五心煩熱,夜寐不安,舌紅苔薄,脈沉細而數,尺脈無力。

2.腎陽虛口鹹:口鹹,全身倦怠,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腳痿軟無力、夜間尿頻,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無力。

【鑑別分析】

腎陰虛口鹹與腎陽虛口鹹:

五臟各主五味,鹹為腎之味,口鹹多為腎液上乘所致。二證均屬腎虛,一為陰虛,一為陽虛。病因多為勞傷於腎,或年高體衰,或久病及腎,導致下元虛衰,真陰真陽受損而成。腎陰虛多因虛火上炎,煎灼腎液之故;腎陽虛乃因陽虛不攝,腎液上泛而致。二者同為腎虛,故皆有腰痠腿軟無力,或頭昏頭暈等精氣不足之症。

但腎陰虛者,兼見陰虛火旺之耳鳴口乾,五心煩熱,舌質偏紅,脈象細數等症;腎陽虛者,則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頻數,舌質淡胖,脈象沉細等症。

治療:腎陰虛者治宜滋陰降火,壯水之主,用大補陰丸,或知柏地黃丸等;腎陽虛衰者,則當溫補腎陽,可用腎氣丸合五味子加減。

【文獻】

《血證論.口舌》:"口鹹是脾溼,潤下作鹹,脾不化水,故鹹也。二陳東加旋覆花、藿香、白芍、檀香、吳茱萸治之。胃苓湯亦治之,或六味地黃東加旋覆花、牛膝、白茅根、從腎中化水,納之下行,以隔治之。"

口臭

口臭是指口中出氣臭穢,自覺或為他人所聞而言。由於口臭的原因和程度不同,歷代文獻記載又有所謂"腥臭"、"口中膠臭"、"口氣穢惡"等不同描述。

【常見證候】

1.胃熱上蒸口臭:口臭口渴飲冷,口脣紅赤,口舌生瘡糜爛,或牙齦赤爛腫痛,溺赤便祕,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2.痰熱壅肺口臭:口氣腥臭,兼胸痛胸滿,咳嗽吐濁,或咳吐膿血,咽乾口苦舌燥,不欲飲水,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3.腸胃食積口臭:口中酸臭,脘腹脹滿,噯氣頻作,不思飲食,大便或祕或利,矢氣臭穢,舌苔厚膩或腐膩,脈象弦滑。

【鑑別分析】

胃熱上蒸口臭:

常在溫熱病或口瘡、牙宣等病中出現,或素食辛辣厚味,致生內熱,火熱上蒸,症見舌質紅赤或口舌糜爛生瘡,或牙齦腫痛,流膿出血,或有齲齒,口氣熱臭,並見口渴飲冷,溲赤便祕,舌紅苔黃等胃有實熱之症。

治宜清胃洩熱,可用清胃湯或升麻黃連丸加減;若兼便祕腑實,宜用涼膈散。

腸胃食積口臭:

由飲食失節,腸胃失運,宿食停滯,遂成食積。

臨床特點是:口臭如酸腐,或夾有生食味,如《傷寒論》之謂"幹臆食臭";併兼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噯氣腐穢,舌苔垢膩等傷食之症。

治療宜消積導滯,方選保和丸、枳實導滯丸。

痰熱壅肺口臭:

多見於肺熱、肺癰等病證。

病機為痰熱壅肺,灼傷氣血,瘀結成癰,血敗為膿。症見咳吐濁痰、膿血,口氣腥臭,胸痛等。

治宜清肺化痰闢濁,方選千金葦莖湯、瀉白散。

口臭多因臟腑積熱所致,或溼熱、或食積、或痰濁,其理"亦猶陰溼留垢之臭"(《景嶽全書》)。本節所述三證,皆為實證。臨床辨證時,胃熱上蒸口臭以口渴飲冷、口舌生瘡、便祕溲黃、苔黃為主症;腸胃食積口臭,根據傷食病史以及幹臆食臭、吞酸噯腐、脘腹脹滿、舌苔腐膩等可資鑑別;痰熱壅肺口臭,以咳唾腥臭痰、胸滿胸痛為主症。只要抓住證因特徵,自可區別。

【文獻別錄】

《儒門事親》卷六:"趨平尚家一男子,年二十餘歲,病口中氣出,臭如發廁,雖親戚莫肯與對語。戴人口: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煉,火主焦臭,故如是也。久則成腐,腐者腎也,此極熱,則反兼水化也。病在上宜湧之,先以茶調散湧而去其七分,夜用舟車丸、浚川散,下五、七行,此旦而臭斷。嗚呼!人有病口臭而終其老者,世訛以為肺系偏而與胃相通故臭,妄論也。"

《壽世保元》卷六:"一男子口臭,牙齦赤爛,腿膝痿軟,或用黃柏等藥,益甚,時或口鹹,此腎經虛熱,以六味丸悉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藿香正氣水你不知道的5個妙用!外用塗抹可治這些面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