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持續的感溫加持下,終於迎來了一年最熱的時間—三伏天。

剛過的7月16日,宣告進入三伏天!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體如下: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廿五)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

雖然三伏天持續高溫,但是你只以為單純持續加溫嗎?

NO!NO!NO!

三伏天是不可多得的冬病夏治大好時機,你get到了嗎?

冬病夏治

《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和《素問·六節髒象論》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和“長夏勝冬”的記載,這些記載均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念。

中醫中會講究“整體觀”和“天人合一”,養生調理遵從自然規則,能緩解一些疾病,而冬病夏治,遵循著這“天人合一”的理念,對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對緩解的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或調養,以達到減緩發作乃至控制的效果。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此時可以利用環境及人體陽氣充盈的狀態,進行適當的調理或治療,達到祛除寒邪、蓄養陽氣、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對有虛寒性疾病的人調理也有利。

哪些疾病適合冬病夏治?

說夏天最熱,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反駁,雖然熱,但是有熱的好處。夏天熱,不僅僅環境因素,更是因為人體也是處於一個陽氣旺盛的時候,在這個時節可以利用環境以及人體的自身陽氣旺盛優勢,遵循中醫“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實現冬病夏治的可能性,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調理或治療平素身體偏虛以及風寒溼型痺症(疼痛)等中醫辨證為陽虛的患者。

而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有:

1.肺系相關病症:體虛感冒、鼻炎、慢性咳喘、慢性咽炎等。

2.痛症:頸肩腰腿痛、膝骨性

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網球肘、胃痛、痛經等。

3.其他類:長期腹瀉、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

冬病夏治怎麼做?

不吃冰的

炎炎夏日,外面高溫,最合適就是來一杯冰涼的暢飲,一杯下肚,炎熱的氣息瞬間熄滅,感受到夏日裡面那一絲涼意,但是冷飲一杯下肚,你的健康可能存在隱患問題!尤其是剛從高溫的環境回來,身體處於燥熱的情況,一杯冷飲下肚,不僅傷脾胃,一來容易造成腸胃不適,二來容易積寒。

不宜長時間呆在空調下

高溫的天氣,讓大家外出都是外出2分鐘出汗2小時,不由感嘆夏天的命都是空調給的,但是若從外面剛出完一身汗回來,立馬到空調口直吹風,雖爽,但是溼氣就容易直面舒張的毛孔進入體內,不經意可能會有人出現面癱問題,其次,長期間待在空調房中,體內沒有辦法出汗,也容易出現感冒問題,同時還容易出現空調病。吹空調要適度,可是上班幾乎都會在空調房內,這樣怎麼辦呢?若長時間處於空調房中,要注意空氣流通,隔一段時間要適當開窗通風,多喝溫開水,讓體液也可以通過小便排出。

切忌盲目進補

三伏天這麼好的調理時機,當然要進補起來。雖然是調理好時機,但是進補有講究,不是千人一方。對於一些熱性體質可以嘗試“去火”調養,選擇一些性涼、清暑的蔬果的時令蔬果,如:苦瓜、番茄等,而對於冬病夏治的人來說可以進補一些溫熱的食材,如:羊肉、生薑等等。

三伏進補更應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及本人的生活習慣,將食補、藥補二者有機配合,靈活運用,方可收到自己想要的預期效果。

三伏可驅寒扶陽

在中醫中,“寒”被稱之為“萬病之根”,“溼”被稱之為“萬病之母”,“風”被稱之為“萬病之首”,而“火”則被稱為萬病之華,其中寒溼引起的疾病尤其難治,而在三伏天,無論是環境還是人體陽氣旺盛,這段時間當腠理開洩,經絡、腧穴更為敏感,對於辛溫藥物更容易滲透面板,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實現溫煦陽氣、驅散內寒的作用。而驅寒扶陽可以穴位敷貼、穴位按摩、艾灸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扶陽方法。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焦慮性失眠有四大症狀表現!用這5個方法調節,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