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
出生後,新生兒建立自己的呼吸系統,體內的低氧環境得到改變,對紅細胞的需求減少,於是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分解產生膽紅素,但是這時新生兒的肝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酶系統發育不成熟,不能把過多的膽紅素處理後排出體外,使得血液中的膽紅素增多。就出現了生理性黃疸。
絕大多數寶寶的黃疸都屬於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大約在寶寶出生後第2~3天間出現。一般先從面頰部位開始,面板微微泛黃,隨後顏色加深,並慢慢向下波及胸部、腹部,再到四肢。黃疸在第4~7天時達到高峰,隨後在2周內自行消失。
病理性黃疸
▲
少數寶寶的黃疸屬於病理性黃疸,由溶血、感染、膽道閉鎖等疾病引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中最常見的是因新生寶寶與媽媽血型不相容而引起的溶血性黃疸。此外,細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也可引起寶寶黃疸加重;某些先天性畸形,如膽道閉鎖,或者先天性代謝異常,也可引起病理性黃疸。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醫生會給予相應的診斷治療。
母乳性黃疸
▲
還有一種特殊型別的新生兒黃疸被稱為母乳性黃疸,見於少數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母乳性黃疸是因為成熟母乳中含有一種因子(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增加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讓黃疸難以消退。此種母乳性黃疸通常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4~7天,並可能持續6~12周時間。一般來說,母乳中的此種因子在體內水平隨著時間和寶寶肝臟的成熟而逐漸降低。
黃疸護理與就診
▲
生理性黃疸:
一般不需要治療,可自行消退。但在黃疸期間要讓寶寶多吃多排,有利於寶寶更快排出膽紅素。
病理性黃疸:
如果新生兒黃疸出現早於24小時、進展快、程度重、消退晚、退而復現,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及時去醫院治療。
如果黃疸在寶寶的出生後12~24小時就出現,且黃疸色很重,持續2周後不退,哭鬧較多、體重下降,應就醫治療。
母乳性黃疸:
如果出生一週後,黃疸指數不高於18毫克/分升,就應該堅持母乳餵養。極少數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的寶寶,需短期停止母乳餵養。寶寶停止母乳餵養時,媽媽一定記得要按時將乳汁擠出來,以免回奶。少數寶寶恢復母乳餵養後又會出現輕微黃疸,並可能持續到2~3個月才完全消退。
《母子健康》雜誌簡介:
《母子健康》雜誌創刊於1992年,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日友好醫院主辦。透過嚴謹而感性的編輯團隊,專業並權威的專家顧問,以健康第一的理念,為中國女性提供專業的婦產、兒科等方面的指導及保健,提供全方位的育兒健康新知,關注身心協調發展,將醫學常識融入實際生活,與父母一起共創和諧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