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曾遇見這樣一位患者,肺癌手術後恢復期,家人為了給她補充營養,每天都讓她喝甲魚湯、烏雞湯,結果一週後,不僅沒有起到補益作用,反而影響了食慾。給癌症患者補益保健,不是過分滋膩大補,而是吃的合理,食物多樣化,保證膳食營養平衡,改善患者消化系統的功能狀態。
原來這樣飲食才是合理的常言道,“病從口入”,很多疾病乃至癌症都與飲食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臨床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癌症患者家屬認為處於恢復期,哪種食物有營養,就應該大補特補,天天讓患者吃。這種補法真的有益處嗎?
其實一日三餐所提供的營養能夠滿足人體的生長、發育、生理和體力活動的需要,保證身體健康,延長壽命,才稱得上是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反之,如果飲食不合理,營養過度或不足,調節失宜,就會引發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疾病,給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
榮養胃氣,在家也能做到中醫學認為,胃氣是人體的根本,五臟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動都依賴胃氣的榮養。胃氣受損,則百病叢生,因此在養生上一定要注重“養胃氣”,這個胃氣可以理解為脾胃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如飲食不當,脾胃功能受損,加之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就為癌症的發生發展及其他疾病埋下禍根。
飲食對癌症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關注,醫學專家們發現,諸多因素中,飲食因素對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約有40%的癌症是由飲食引起的。如果能夠合理的飲食,患癌的危險性將減少30%—40%,加上不吸菸,患癌的危險性可減少60%—70%。這意味著,防癌養生的辦法就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
這幾條做到了,疾病可能遠離你既然如此,對於脾胃已經受損的癌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呢?
少食醃製、刺激性及生、冷、硬食物。醃製食物含有可致癌的亞硝酸鹽;刺激性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產生較強的刺激,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生冷食物不宜消化,容易引起腹瀉;硬的食物摩擦損傷食道上皮細胞及胃粘膜,誘發食道癌及胃癌,因此這些食物都應少食及避免,同時注意飲食溫度適宜,軟硬適宜、鹹淡適宜。
食物多樣,不偏食挑食。不止一項調查資料顯示,飲食單一、長期偏食挑食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之一。與之相應的,世界衛生組織和糧農組織提出解決營養問題的第一條原則就是食物多樣化。
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有規律的進餐可形成條件反射,利於胃腸消化,因此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每餐食量適度,避免暴飲暴食,注意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以免加重胃粘膜的損傷。
細嚼慢嚥,幫助胃腸吸收。對食物咀嚼的次數宜多或充分,因為食物顆粒越細小,越有利於消化液與食物的充分混合,從而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使營養物質更容易被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