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在,胃不好的人是越來越多,而很多健康問題都與脾胃相關。明末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中醫有「脾胃虛,百病生,諸病從脾胃論治」之說,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可見脾胃健康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什麼是脾胃?

中醫講的脾胃其實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並不只是脾和胃兩個器官。打個比方來說,胃像是一個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進行再次消化,取精華、去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運至全身。

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飲食不節、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飢飽不均等都可能傷及脾胃。所以中醫常說,脾胃不好百病生!

測測你是否有「脾胃虛」的症狀

脾胃虛弱主要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四大型別。

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症狀一: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症狀二:食慾下降

在中醫理論中,當溼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症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症狀四:溼氣重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症狀五:大便異常

如果出現大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脾胃疾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醫認為,脾胃虛弱多是由內傷病發所導致的,生活中的飲食不節、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飢飽不均等都可能傷及脾胃。

飲食不規律傷脾胃

飢飽不均,三餐不律,胡吃海喝;沉迷麻辣,常吃油膩大餐;愛喝冷飲、涼茶,菸酒、零食不斷;挑食偏食,不衛生食品等都會傷害胃功能。

生活習慣傷脾胃

熬夜失眠、過度勞累、壓力過大、思慮過度、精神緊張、情緒抑鬱沮喪,甚至穿衣露腰腹、常吹空調等都會影響胃活動。

藥物副作用傷脾胃

「是藥三分毒」,長期服藥對胃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不良情緒傷脾胃

中醫講「憂傷脾」,憂傷、顧慮過度,會直接影響脾胃,造成脾胃氣的停滯,導致胃病。肝不鬱,則脾不虛,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生氣動怒憂思鬱結,都會導致肝氣不疏,橫逆克脾胃,導致腹脹氣滯,胃脘不適諸多病症。

中醫如何調理脾胃虛?

胃以通為補,脾以健為運。《靈樞-決氣》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可見飲食充足同時機體氣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將其轉化為精氣,化生為血而濡養於神。要做到脾胃健康,要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養護脾胃也要提高警惕,做好早預防,早治療。

1、中藥湯方

歷代有不少養脾的中藥及湯方:健脾燥溼有蒼朮,有平胃散;補脾化溼有茯苓,有四君子湯;醒脾助運有草果,有醒脾散;溫脾祛寒有乾薑,有理中湯;升脾益氣有黃芪,有補中益氣湯;養脾有人蔘,有桂枝人蔘湯。如此等等,皆是宣暢脾陽、調和中氣之方藥。

2、食療法

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山藥薏苡仁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山藥薏苡仁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開胃,緩解由於消化不良所導致的腹脹,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等問題。

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參棗粥

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3、揉帶脈

脾主運化,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力,造成身體水溼停滯。而揉帶脈則一方面健脾陽,另一方面則振奮了肚腩兩側膽經的陽氣,迅速化開了小腹內積聚的水溼。

方法:平躺在床上,用雙手輕捶自己的腰部(叉腰的位置)兩側5分鐘。敲打的兩側腰部正是身體中很重要的一條經絡——帶脈。敲完後感覺整個腹部有點微微發熱,很舒服。

4、踮足功

「八段錦」其中一式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也正是通過踮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盪,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從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方法:腳尖著地,腳後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胃經的原穴也在腳趾的關節部位。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鍊腳趾。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骨質疏鬆怎麼辦?先做到這7點,把骨頭慢慢“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