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浩瀚的中醫流傳千年,對於養生領域有重大貢獻,人們現在比較認可的鍼灸,中藥從臨床上講不能比劃分為“養生領域”,更準確的說應該屬於“治療領域”。而中醫養生則包括:按摩、刮痧、拔罐、茶飲四大塊,今天我們就聊聊中醫養生的按摩,拔罐這2大模組以及其對應症狀與其中的道理:

一、按摩:按摩的流派已經遍佈全球:中式,泰式,日式,美式為主要流派,其中美式權威性最高,已經被西醫整合,命名為“運動康復醫學”範圍,作為運動員康復,緩解疲勞被主流醫學界廣泛認可;日式以休閒放鬆為主要體現,更多的被定義為娛樂休閒體系;泰式按摩在整個東南亞比較盛行,其手法傳承中式,按摩過程中配合香薰,鬆骨,按摩後能起到一定的康復理療作用;而中式按摩與傳統的按摩還是有一定區別,更多的要保證按摩過程中的“舒適度”,這樣才能保證其商業推廣,而傳統的中醫按摩則需要結合穴位知識,經絡知識,五臟知識等等,舉個例子,腰痛按摩,首先都需要在疼痛處進行按摩,舒筋活血,可如果是腰椎骨的疼痛,那是膀胱經氣虛,要配合“金門穴”,來緩解;如果是腰椎黏連,多有“肝鬱”,就要配合“太沖穴”來緩解;而如果是腰椎痠痛,存在脾胃不和,點點“地機穴”,效果會更好一點。這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正想通過按摩養生,要麼好好學習中醫知識,要麼遇到一個對中醫相對系統的人為您服務。而按摩適應症比較廣,除了骨折,孕婦等,在養生上都有一定作用。

二、拔罐:拔罐的工具有竹罐,瓷罐,玻璃罐等等,目前拔罐更多的出現在“洗浴中心”。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不可取的,拔罐是經過真空壓力將體表的“溼寒”排出體外,說白了,就是將“皮裡肉外”的多餘的水溼拔出來。拔出來後人體體表的“孫絡”“浮絡”就可以比較順暢的進行“氣血迴圈”。第一,拔完罐起床後人體就能感覺全身放鬆“皮下水溼”減少了,第二,氣血迴圈改善,人就會顯得有精神,第三,皮下水溼減少,內臟水溼就會外排,對內臟也有一定改善。但真心不建議在洗浴進行,第一,洗浴環境潮溼,剛剛拔完罐,面板毛孔大開,容易讓水溼進入,第二,拔完罐切記不要再次沖洗,強水流會加大水溼進入身體,第二,天容易身子沉重,本來是為了健康,結果反倒傷了身子,第三,如果沖洗時水溫低,會加大溼寒作用,有些人拔完罐就腹瀉,就是因為拔完罐沖洗時水溫低造成的,這種現象夏天多見。而拔罐作為一種養生方式,主要用於,體內溼氣重,外感風寒,熱傷風,以及風溼骨痛。風溼骨痛人群,可以在關節處進行拔罐,比較有代表性性的就是倫敦奧運會時“飛魚”使用拔罐進行理療,風靡全球。個人建議,平時用玻璃罐,溼氣重用竹罐。

不管按摩還是拔罐都是養生為主,治療為輔,千萬不要過度醫療,偏聽、偏信,貽誤病情。刮痧、茶飲我們會在後續文章進行介紹。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何首烏傷肝不能吃?中醫告訴你它的正確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