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分享了中醫養生裡的按摩與拔罐,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刮痧的適應症與原理,在一起喝點“茶”,緩解一下內臟的失衡。
一、刮痧:刮痧是通過刮痧工具,在體表進行有一定力度的滑動,達到疏通經絡,刺激皮下組織的效果,通過表皮的“痧口”排出皮下,經絡中的“痧”。什麼是痧?西醫理論認為,痧是通過刮破了皮下毛細血管,產生區域性炎症,產生免疫系統防禦增強的效果;而中醫對痧的解釋是,人體內在的“毒素”,有經絡中的,有皮下的。而毒素是非常不好被統一接受的。痧,實際上就是人體“微迴圈”中不能被第一時間代謝出去的代謝廢物。刮痧後通過痧口,來透痧,就是將這些微迴圈裡面的代謝廢物排掉,進而實現,微迴圈的改變。如果將大血管比作長江、黃河,那麼微迴圈就好比是家裡的自來水管,長江、黃河一般不出現問題,因為一出現問題就是大問題,而家裡的自來水管,卻相對容易出問題,所以適當的“維修”是必不可少的。刮痧就相當於給自己家的水管進行維護,所以感冒,發燒刮一刮,區域性痠痛刮一刮,如果知道經絡走形,刮痧對女性經期問題的改善效果也是肯定的,我喜歡倒刮膀胱經,刮完後,醒腦提神補腎氣。
二、茶療:茶療不是喝綠茶,紅茶等常見的茶。中醫茶療,起步應該是指玫瑰花,百合花之類的花茶,然後是丁香,牛蒡根這樣的單方茶飲,到了2-3味中藥混合時,已經到了茶療的極限,如果超過3味,那就可以說“喝中藥了”。茶療適合辦公室工作的人員或者症狀不是很重且有時間坐下來喝茶的人,症狀單一時,通過茶療來改善,是最佳選擇。舉一個例子:大便乾燥是西醫的一大難題,肛腸科的大夫特別頭疼,實際上,大便乾燥的人,如果條件允許,每天泡幾朵百合花(注意:百合花是磚紅色的,不是白色的),可以起到很好的利腸通便的效果,如果是頑固性的便祕,可以隔天加幾粒蓮子心(蓮子心是黃綠色的,不是白色的)對便祕有一定的改善,茶療的同時,在點按點按商陽穴,有便祕的人可以試一試。茶療是一種養生方式,最好配一些音樂,既能舒緩心情,還能陶冶情志,隨著茶療的進行,整個人的氣質也會有所改變,所以茶療不僅養身,還能養心,改善內臟平衡,堅持茶療一舉兩得。
按摩,拔罐,刮痧,茶療這四項中醫養生,在實踐中有很多技巧,真正想要達到養生的效果,需要堅持,需要學習,需要靜下心來,慢慢體會。還有一種養生方法“刺血”。由於其對衛生要求,技術要求,從業人員的標準要求較高,筆者不建議大家進行,能把前四種做好,對您的身體就能起到保護作用,而且相對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