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日一更的時候了,今天的內容是給大家科普一下缺鐵性貧血的常見症狀及注意事項,缺鐵性貧血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還是先來介紹一下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因機體儲存鐵減少,導致血紅蛋白合成不足,紅細胞生成障礙,從而引起的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性疾病。同時鐵是合成血紅蛋白所必需的原料,也是人體必需的原料之一,在人體內廣泛分佈,遍及所有組織。由於多種原因造成人體鐵的缺乏,產生缺鐵性貧血,主要常見於青年女性、嬰幼兒、兒童、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孕齡婦女。
接下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鐵的代謝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記一下奧。1、鐵的來源 主要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1)內源性:自身紅細胞衰老破壞後,血紅蛋白分解釋放出的鐵被重新利用合成血紅蛋白;(2)外源性:每日的飲食中從食物中獲取鐵,來維持體內鐵平衡。2、鐵的吸收 主要部分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 動物性食品鐵的吸收率高,植物性食品吸收率低,食物中的鐵以三價鐵為主,必須在酸性環境下,還原成二價鐵才能被吸收,胃酸和維生素C均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3、鐵的轉運 吸入的二價鐵再經過銅籃蛋白氧化成三價鐵,與轉鐵蛋白結合後轉運到骨髓和其他組織,還原成二價鐵才能被吸收,胃酸和維生素C均有促進鐵吸收的作用。4、鐵的儲存 形成血紅蛋白後多餘的鐵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形式儲存於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骨髓中未被利用的鐵以小粒形式儲存在骨髓幼紅細胞的胞漿中,可被亞鐵氰化鉀染成藍色黑色顆粒,稱為鐵粒幼細胞。5、鐵的排洩 主要通過腸黏膜脫落的細胞隨糞便排出,少量通過尿、汗和面板上皮細胞排洩,哺乳期婦女還通過乳汁排出等。
常見能引起缺鐵性貧血的因素:1、攝入不足:主要見於嬰幼兒、生長髮育期兒童和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的婦女。這些人群需鐵量較大,青少年還因偏食,如果食物缺鐵或長期攝入不足就容易產生缺鐵。2、吸收不良: 胃酸缺乏、胃切除術後、慢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等都可使鐵吸收不良,長期素食、大量飲用濃茶等。3、慢性失血 :是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尤以各種病因造成的消化道出血或婦女月經過多更多見,如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等慢性失血引起的出血,均可引起缺鐵。
缺鐵性貧血發病緩慢,早期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貧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出現常見貧血症狀,主要表現為面板和粘膜蒼白、頭暈乏力、心悸、活動後氣短及易疲勞等。
治療缺鐵性貧血必需取出病因才能達到徹底治癒,否則單純補鐵劑可使血象暫時恢復,臨床症狀得以緩解,但不能獲得徹底治癒。其中鐵劑治療為糾正缺鐵性貧血的主要治療方法,常分為口服法與注射給藥兩種途徑。口服法常用的鐵劑多為亞鐵,易於吸收,常用的鐵劑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注射鐵劑常常不良反應較多,應嚴格掌握適應症。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合理的飲食,鼓勵進食肉類等鐵吸收率較高的富鐵食物或鐵強化食品,增加富含核黃素食品的攝入,如動物內臟、奶類、蛋類、豆製品及蔬菜等。可干預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此外,大棗、花生、鯉魚、黑木耳、等也是食療中常用的食物。嬰幼兒應及時新增含鐵的輔食,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應預防性鐵劑補充,同時應該積極查詢和防治各種導致慢性失血的原發病因。
好了今天的內容更新的有點晚了,就到這裡吧,早點休息吧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