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原名薯蕷,因避諱唐朝天子唐代宗李豫名諱而改名為“薯藥”。到了宋代,又因為避諱宋英宗趙曙名諱 改名字叫“山藥”,沿用至今。山藥自古以來就是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以入菜,又可以入食,還可以入藥,是藥食兩用的食物。
山藥別稱薯蕷、懷山藥、薯藥等,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胃,益肺腎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納差食少,腹瀉便溏,肺虛久咳,腎虛遺精。
張錫純是善用山藥的大家,他本身就用山藥治過大量疾病。他在《衷中參西錄》中說:“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攝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宜用生者煮汁飲之,不可炒用,以其含蛋白質甚多,炒之則其蛋白質焦枯,服之無效。若作丸散,可軋細蒸熟用之”
張錫純創立的一味薯蕷飲,能治勞瘵(zhai)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虛。
用生懷山藥(四兩,切片) 煮汁兩大碗,以之當茶,徐徐溫飲之。
他說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溼,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他還有個方子叫薯蕷粥,能治陰虛勞熱,或喘,或嗽,或大便滑瀉,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虛損之證。
生懷山藥(一斤,軋細過羅)
上藥一味,每服用藥七八錢,或至一兩。和涼水調入鍋內,在爐子上,不停地拿筷子攪動,兩三沸即成粥。若小兒服,或少調以白糖亦可。
營養成分分析表明,山藥含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薯蕷皁苷,以及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山藥中的黏性物質為由甘露聚糖與球蛋白結合而成的黏蛋白。山藥所含的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本經》記載山藥: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本草綱目》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藥品化義》記載山藥:補中益氣,溫養肌肉。
藥膳:
雞內金山藥粥
雞內金5克,山藥3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將雞內金研為細末,山藥去皮洗淨蒸熟,將大米煮沸,調入山藥泥和雞內金粉,煮至粥熟。勤攪動,避免糊鍋。因雞內金略有苦味,可以略微調入白糖。這一款粥可以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虧虛,食慾不振,納差食少等。
山藥尤其適合於糖尿病、產後及病後脾胃虛弱、慢性腎炎、長期腹瀉者。但是大便燥結、痰熱體質的人儘量少吃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