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程序的加速,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目前已成為中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其中膳食營養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合理科學的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因此,心臟康復患者的飲食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制定個性化的營養處方
1. 在平衡膳食基礎上,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儘量保持理想體重或使體重逐漸向理想體重靠攏。
2.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每天儘量保證50~75g雜糧。
3. 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攝入。每天適量食用牛奶、雞蛋、魚、瘦肉、大豆等。
4. 控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人。儘量減少食用肥肉、葷油、奶油、動物內臟,儘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櫚油。每日烹調油用量控制在20~25g。
5. 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儘量少吃反覆高溫煎炸的食物、含有人造黃油的糕點、含有起酥油的餅乾、咖啡伴侶、奶茶。
6. 保證攝入充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在烹調油中儘量保證橄欖油、芥花油、茶籽油、亞麻籽油佔有一定比例,每週食用2次魚類,每次150~200g。
7. 控制鈉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2.5g,相當於食鹽不超過6g,同時注意醬油、味精、榨菜、腐乳等含鈉高的食物的攝入量。
8. 保證充足的膳食纖維攝入。每天攝入25~30g膳食纖維為宜,儘量從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中獲取。
9. 保證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攝入。每天應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重點關注深顏色蔬菜水果、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豆類。
10. 如果由於身體原因,不能保證均衡膳食的攝入,可以在營養醫師等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適當選擇醫用食品作為補充。
二、膳食指導
根據營養處方和個人飲食習慣,制定食譜;健康膳食選擇;指導行為改變,糾正不良飲食行為。
三、營養教育
對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進行營養教育,使其關注自己的膳食目標,並知道如何完成它;了解常見食物中鹽、脂類和水分的含量,各類食物營養價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食品營養標籤等。
四、注意事項
將行為改變模式與貫徹既定膳食方案結合起來。膳食指導和生活方式調整應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考慮可行性,針對不同危險因素進行排序,循序漸進,逐步改善。
對於不同疾病,其營養處方有各自的特點:如高血壓病患者在總原則下,還應注意:①增加身體活動:每週5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②嚴格控制鈉鹽:推薦每天食鹽用量控制在5g以下,並注意減少攝入醬油、味精、榨菜、腐乳等含鈉高的食物;③適當增加鉀攝人量:每天3.5~4.7g,儘量從自然食物如紫菜、香菇、土豆、毛豆、蓮子、香蕉、橙子等蔬菜水果中攝取;④保證足量的鈣和鎂:推薦飲用牛奶,適量食用大豆、堅果;⑤限制飲酒。
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患者則更應注意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控制甜點、飲料及精製糖果的攝入;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有助於降低TG、促進膽固醇的排洩;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同時忌菸和濃茶;最好不飲酒,如飲酒應限量,並取得專業醫師的同意。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了解其用藥情況,包括利尿藥、降壓藥及其血鈉和血鉀水平、腎功能及補液量,注意維持血液電解質平衡;進食種類及量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可以從清流質飲食向濃流質飲食、低鹽低脂半流質飲食、低鹽低脂軟食、低鹽低脂普食逐步過渡;避免過冷或過熱的食物,濃茶和咖啡也不適宜;保證豐富膳食纖維的攝人,尤其是水果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祕,使大便通暢。
對於慢性心衰患者,營養處方中應保證優質蛋白質佔到總蛋白的1/2~2/3;每日液體量為1000~1500 ml,儘量選擇高能量密度的食物;鈉鹽的攝入最好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