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本文文字內容參考相關文獻及指南,結合個人臨床經驗編制而成,僅構成健康諮詢,不作為醫療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診治。
大家好,我是消化內科蔡醫生。
首先我想說,那些街坊鄰居,親戚朋友提的各種醫療養生防癌建議。你說他沒安好心吧,他也確實想為你好,只是不小心坑了你。奉勸各位還是少做的好。
生病,三分治,七分養,化療也是一樣。
家屬面對化療補充營養一頭霧水,患者在化療中飽受折磨。
今天,我會逐漸帶你了解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以及我們該怎麼補,才更有可操作性。
蛋白質∶癌症患者太缺蛋白質了
「蛋白質」這個名字,我們沒有人會覺得陌生,因為人體幾乎所有組織和器官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人體目前有兩萬多種可以發現且命名的蛋白質,並且大部分人體還不知道確切的功能,這些蛋白質組成了人體非常龐大的體系,能夠彼此調節,攜手發揮巨大的生理功能。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少不了聽到各種各樣補充蛋白質的詞彙,「這個高蛋白你要多吃點」 「這是動物蛋白,那是植物蛋白」「想補蛋白就得靠蛋白粉」。
那麼這些到底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呢?
首先要知道,我們人體需要由蛋白質來負責生長,修復組織器官,並且保持我們的免疫系統處於健康的狀態。
當人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的時候,就像缺乏了原料,那麼人體會啟動一種「拆遷」機制,對肌肉等富含蛋白的組織進行一定的破壞,把蛋白質釋放出來,供給人體最高的需求-活著。
缺乏蛋白質會讓人體從疾病當中恢復的時間顯著延長,並且降低人體對於感染的抵抗力。
另外,腫瘤患者會比正常人更加需要蛋白質。
一方面,腫瘤的生長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而且腫瘤是個會 「偷電」的傢伙,它會非常狡猾地從人體的血管當中偷出幾根電線來偷偷供給它自身。
因此,很多中老年朋友有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變得「苗條」 了,明明自己也沒有少吃,也沒有多運動,但是瘦得卻非常快。
一次一個朋友似乎是覺得自己瘦下來了,煥發了第二春,還在朋友圈晒身材,我這一看覺得不對勁啊,想提醒他去查一查。但是這一想,別人正臭美呢,我這潑冷水的會不招人待見。
最後我鼓起勇氣,還是委婉地建議了一下朋友,說是醫院剛好有優惠套餐,建議他做個體檢。他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身體裡面養出了個瘤子。
那麼瘤子吃掉人體的營養之後,人體自然就會相對地缺乏蛋白質了,而且更可能會出現免疫力下降,身體乏力的症狀。
這個時候,人體更需要補充充分的蛋白質,來保持足夠的抵抗力。
美國癌症協會推薦的優質蛋白來源包括∶魚、家禽(雞、鴨、鵝、鶴鶉蛋)、紅瘦肉(豬肉、牛肉、羊肉等)、雞蛋、低脂奶製品、堅果或者堅果黃油、幹豆類、豌豆、扁豆以及豆製品。
人體總共有 20種氨基酸,其中有12種叫作非必須氨基酸(不是必須通過食物補充的),它並不是因為我們不需要,而是因為,不同種類的氨基酸之間互相是可以轉化合成的,我只要有其中一種,就可以根據我自己身體的需求合成另外的11種。
但是人體(對於成人來說)還有8種叫作必須氨基酸,也就是說,它們是我們必須通過食物來補充的,這些氨基酸我們人體恰好沒法合成,必須要藉助外來的食物才可以,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的食物種類和來源要多種多樣。
聰明的朋友就會問了,有沒有哪些食物含有所有的氨基酸呢?
沒錯,這就叫作完全蛋白質,這類蛋白質它既含有必須氨基酸,又含有非必須氨基酸,也就是可以提供人體生產自身可用的蛋白質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是高品質蛋白質。
例如,牛奶、雞蛋、魚類、肉類。所以多吃這些食物,可以讓你的蛋白質攝入從結構上得到保障。
1、那麼最重要的問題是,吃多少呢?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既然說腫瘤患者最可能缺蛋白質,那我使勁吃行不行?他不但是這麼問的,還是這麼做的。
他告訴我每天除了吃N個雞蛋以外,還要自己吃大量的蛋白粉來補充,問我這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我問了問他,最近小便泡沫多不多?他自己回憶了一下,重重地點了點頭。
大量的蛋白攝入,首先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的負擔,如果蛋白質攝入量過高,遠遠超出了人體的需要量,就會首先從腎臟當中濾出去。
當尿液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時,就好像我們家裡往池子裡面倒過牛奶或者豆漿,你會覺得起了很多的沫子,那就是蛋白質含量過高的作用。
而且蛋白質攝入量過高,會加重身體各個臟器的負擔,因為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尿素氮」需要在肝臟當中合成尿素排出體外。
如果尿素排出的速度趕不上生成的速度,人體就會出現燥熱,並可能出現骨質疏鬆、動脈硬化等新問題。
我們的身體需要的蛋白質數量是有限的。
一般正常人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蛋白質數量是1~1.2g,《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18~50歲的成年人,男性蛋白質攝入65g,女性蛋白質攝入55g。
但是腫瘤患者因為還存在腫瘤的消耗,因此每天每千克體重需要攝入1~2克。
一位60公斤體重的患者,每天需要蛋白質的含量大約在60g到120g之間,才有可能讓患者抵擋住化療的暴風驟雨。首先給大家看一個表格(見表3-1)。
假設說我們吃了100g的魚肉(2兩),那麼從蛋白質的攝入量就可以按照如下的公式進行計算∶
蛋白攝入量=20(100g 食物內蛋白質含量)*80%(蛋白質純利用率)也就是169,大約吃半條黃花魚即可。
所以,我們用這個方法來簡化一下食物到底能夠補充多少蛋白質?(見圖3-1)
類似的,我們一箇中午如果吃2兩魚肉、2兩米飯、2兩黃豆芽、1兩雞胸肉,那麼你可以獲得蛋白的含量就是
16g+5.6g+10g+11.5=43.1g,一頓中午飯基本就達到了最低需要量(60~120g)的一半以上,再加上早飯和晚飯,以及中間的加餐,是不是一點也不難呢?
但難就難在,化療當中的患者也許不是每頓飯都會有胃口,或者都很能吃。所以我總是和很多患者講,其實你再多吃一點點,該有的就都有了。
每一餐你儘可能把所有菜都吃全,在難受的時候再堅持一下,你會發現你的康復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2、腫瘤化療患者,補充動物蛋白好,還是植物蛋白好?
動物蛋白一般是「完全蛋白」,因為動物和人體的結構最為相近,所以組成的氨基酸種類也大致相同,特別是含有人體所有的20種必須和非必須氨基酸。
因此人類作為肉食動物,是有生理基礎的--我們吃肉覺得香,正是因為我們的味蕾讓我們覺得香,因為身體更需要這類蛋白,才便於吸收。因此單純從攝入蛋白的角度,我們為動物蛋白瘋狂「打 call 。
但是植物類食物當中,也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如黃豆、豆腐等,但是諸如綠葉蔬菜等食物的蛋白含量就非常低了,同時,由於人體吸收的能力不如食草類動物,腸道內缺乏相應的微生物來幫助我們消化和轉化植物蛋白,因此植物類蛋白質的天然吸收(大約70%~80%)要低於動物蛋白(大約94%~99%)。
雖然我們知道,當身體只缺蛋白質的時候,補充動物蛋白人體會更全面更好吸收,這就意味著我們只要吃肉就可以補充蛋白了嗎?當然不是。
植物蛋白吃太多,蛋白質吸收不足。而且長期吃素,人體很可能會缺乏植物當中比較缺乏的甲硫氨酸等,對人體的代謝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人只吃肉,用中醫的話講,非常容易「上火」。動物肉類食物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是脂肪含量也很高,同時缺少人體腸道消化所必須的膳食纖維。
因此,我們才倡導膳食均衡。我們需要知道哪些植物當中富含蛋白質,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把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很好地結合起來。
目前建議腫瘤患者因為高蛋白的需求,可以每天的蛋白來源一半都可以來源於動物蛋白,簡單地可以理解為,先往嘴裡夾塊紅燒肉,再往嘴裡放進一塊豆腐,美味和營養都不可以辜負。
推薦飲食∶
早∶1個雞蛋,1碗小米粥,2~5兩面包/油條/包子。午∶2兩魚肉,2兩米飯,2兩瘦肉,蔬菜若干。
晚∶2兩米飯,2兩瘦肉,1兩豆子/豆製品,豆製品蔬菜若干,堅果若干(核桃、松子、榛子等)。
碳水化合物∶越吃癌細胞長得越快嗎?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詞彙之一了,想到它,可能我們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熱量!
年輕的姑娘要喝低碳水化合物的飲料,要長肌肉的小夥子要攝入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燃料」的基石,似乎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是越是簡單的事情,謠言似乎就會越多。-個病人本來手術得好好的,聽了家裡親戚的一通歪理之後,選擇戒掉碳水化合物,不吃主食,硬是在化療的時候直接被感染的風暴捲進了死亡的深淵。
這一切都源於一篇很古老的研究,早在 50年代,一位名叫Otto Warbug的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在代謝的過程中,和正常細胞有一個關鍵的差異,健康細胞通過線粒的一系列反應產生能量,但是癌細胞似乎能夠通過更直接的反應,直接用吸收的葡萄糖供能。
於是聰明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觀點,癌細胞更喜歡糖,它利用脂肪和蛋白類食物產生能量的能力更弱小。
這在當時是一個引起轟動的試驗,直接導致了無數人撲到抗癌的研究當中去,似乎只要採用「生酮飲食"」的方法就可以治療癌症,美國總統也宣佈了21世紀一定能夠攻克癌症。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沒有一項研究可以證實,停止攝入糖就可以治療癌症,甚至連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也沒有改變。
類似的研究一直到近年來也有人在不斷地嘗試,但是仍然沒有確切可信的證據。更多的還是江湖傳言,此起彼伏絡繹不絕。
我們要想真正地理解碳水化合物,首先要知道,碳水化合物」這個名詞的意思,是指某種物質最終能夠被簡化成若干個碳和若干個水分子的形式,也就是(CH20),而小朋友們最愛吃的糖,還有我們每天吃的澱粉,都是碳水化合物當中最著名的一種。
①澱粉來自薯類、豆類、穀類。
②果糖來自水果、蜂蜜等。
④乳糖來自奶及奶製品等。
⑤海藻糖來自食用蘑菇等。
⑥纖維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麥製品等)中。
⑦半纖維素來自小麥、黑麥、大米、蔬菜等。
吃澱粉和吃糖有什麼不同?
對於癌症病人,特別是對於化療病人而言,尤其是對於有糖尿病的化療病人而言,我們來劃個重點,吃澱粉是對的,吃糖是絕對不鼓勵的。
既然澱粉和糖都是碳水化合物,而且無論是糖、巧克力還是冰淇淋,吃起來都讓人那麼欲罷不能。
每天吃多少糖才算合適?
糖,不吃不行,吃多了也不行。那麼,每天吃多少糖才算合適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攝入的新增糖不超過50g,最好限制在25g以內,尤其要限制葡萄糖等單糖的攝入,甜食、點心、含糖飲料也要少吃。
癌症病人更應該避免飲用含糖的飲料,飲食上要低脂肪,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等。
最後,記住這句話:糖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疾病密切相關,吃太多的糖,只會讓糖變成“甜蜜的殺手”。
好的,今天科普就到這裡為止,我是消化科蔡醫生,希望大家都能戰勝心魔,戰勝病魔的消化科醫生,有興趣歡迎關注一下,我會定期給大家更新最新最實用的醫學知識。最後祝大家的胃腸道都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