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全長約3489公里的阿巴拉契亞山徑是美國知名的長距離步道。早在1955年,67歲高齡的蓋特伍德奶奶用最簡單的裝備走完了全程,引發了輕量化戶外運動的風潮。

如今,“輕量化”成為一種戶外生活方式。“超輕量教父”雷賈丁在1992年發表了《太平洋山脊(PCT)徒步旅行手冊》,促進了輕量化的普及。戶外玩家們在採購裝備時,重量早已成為一大指標,沒有最輕,只有更輕,輕量化愛好者可以巧妙地將揹包重量控制在3-5公斤。

那麼今天就為“衝峰黨”提供幾條輕量化出行的心得體會,在滿足基本需求且保障安全的同時,我們來嘗試用最輕巧的裝備,實現你的“衝峰夢”。

— ❶ —

選擇多功能的單品

輕量化的第一原則是“Multi-functionality”,也就是多功能化,儘量不要選擇只有單一功能的產品。如果一件物品有多方面用途,就能保證在不降低舒適度的情況下,減少揹包內物品的數量和重量。隨身的零碎小物看似輕巧,但積少成多就是負擔。你需要儘可以提高物品的利用價值,例如登山杖可以支撐帳篷,也可以作為防身用具,而一把多功能刀具就足以應對長時間戶外出行的多種需求。

金屬類物品的重量較大,隨身攜帶一把實用的多功能刀具就夠了,現在很多都可以作為小刀、剪刀、螺絲刀、鉗子、開瓶器、鋼搓、背夾使用,猶如口袋裡的隨身工具箱。

— ❷ —

減輕必備物品本身的重量

揹包、帳篷、睡袋是戶外運動最重要的三件物品。它們不是每天用過即棄的消耗品,建議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選擇材質較輕便的單品。重量較輕的無架式帆布帳篷和羽絨被式睡袋會讓你減負不少。在出發戶外之前,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動手改裝你的睡袋或揹包,去除不必要的附件。例如去掉睡袋中的隔層水袋,或剪去揹包多餘的繩子、袋子和背扣。

— ❸ —

衣物需輕便保暖防水

戶外運動最忌諱穿太多太重。如果環境不是特別惡劣,不建議穿笨重的硬殼衣,只要隨身攜帶或穿著雨衣、防風衣、羽絨服、緊身內衣即可。遵循“三層穿衣法”,既貼身排汗的內層、保暖的中層、隔離防護的外層。挑選戶外衣物時要注重面料的功能性,以防風防水、輕便保暖為主。

是時候做一次“斷舍離”了!揹負更輕的行囊,才能爬得更高,順利登頂!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乾眼能被治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