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鍼灸取穴:

鍼灸首先要定穴取穴。準確取穴要求病人有一定的體位,如正坐、側臥、伸掌、握拳等;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種是根據人體的自然標誌來取穴,如兩耳尖直上頭頂取百會;一種是以病人一個手指或幾個手指某部分的寬度為標準來取穴;還有一種是把人體各部分的距離,規定為一定的寸,以骨度來取穴。只有確認標誌,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與上下、左右鄰近穴的關係,才能達到準確取穴的目的。

針灸治病:

1.感冒:通過針刺大椎,合谷和風池,以緩解症狀,平補平瀉法,並保持針頭30分鐘。

2.嘔吐:以內關,中脘,足三裡為主要穴位,並用平補平瀉法,持針30分鐘的方法。

3.失眠:取神門,內關,三陰交,針刺,採用平補平瀉方法,留針50分鐘,每天針刺一次。

4.關節痛:用腎俞和崑崙治療腰痛。用足三裡,楊凌泉和懸鐘治療膝關節疼痛。首先,需要鍼灸,用瀉法,保持20分鐘,然後灸20分鐘。

5.痛經:對於月經前後腹痛,用中極,三陰交和內庭,先刺內庭,然後再針刺三陰交,針中極和三陰交。所有使用瀉法並保持針20分鐘。

6.月經後腹痛:取氣海,關元,三陰交,均用補方法,鍼灸後加艾灸,保持針30分鐘。

7.牙痛:對於上牙痛,取下冠和內庭;對於下牙痛,取頰車,合骨,鍼灸,瀉法,並每天保持針30分鐘。

8.便祕:取支溝,天樞,長強,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的方法,保持針30分鐘。

9.落枕:取落枕,大椎和後溪,並進行鍼灸。頸部僵硬時,應採用瀉的方法,大椎和後溪則應採用平補平瀉法的方法,使針停留20分鐘。

10.月經不調:

月經初期:取中極,血海,三陰交,太沖,全部針刺,瀉法,並保持針20分鐘。

月經後期:取命門,腎俞,關元,用補法,鍼灸後加艾灸,保持針30分鐘。

11.腰痛:取腎俞,委中,腰陽關針刺,採用瀉法,保持針30分鐘,如果腰痛長時間不癒合,加艾灸命門20分鐘。

12.痢疾:鍼灸治痢疾,效果很好。取中脘、天樞,足三裡等,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每天保持針30分鐘。如果發燒,加刺曲池;如果您頭痛,請加風池和百會;如果不發燒且腹瀉時間太長,可以用艾灸灸10分鐘,或隔鹽灸神闕。

13、哮喘:針刺有緩解防止發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豐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條灸 20 分鐘;如痰色發黃時,針剌,用平補平瀉法,留針 30分鐘。如果平時常灸肺俞、氣海,可以防止發作。

14、頭痛:頭痛有正頭痛、偏頭痛、頭頂痛、頭項痛等區別。針刺治療,是按頭痛的部位來取穴的。

正頭痛:取上星、合谷,攢竹,針剌,用瀉法,留針 30分鐘。

偏頭痛:取太陽、頭維、外關。針剌,用瀉法,留針 20 分鐘。

頭頂痛:取百會、太沖、後溪,衝剌,用瀉法,留針 20 分鐘。

頭項痛:取風池、列缺,針剌,用瀉法,留針 30 分鐘。每日或隔日針一次。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疲勞是亞健康的主要表現之一,做到這3點可消除疲勞,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