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養生之道,在於道法自然,吸清排濁。

天地生成以來,清氣在上,濁氣在下。清氣有益,濁氣有害,所以我們要吸清氣,排濁氣。 正如我們吸氧氣,排二氧化碳一樣自然。

吸清排濁,當然正確,但當我們修為漸深,逐漸與萬物,與自然一體時,我們排濁是把濁氣當作廢棄物處理的,但自然界沒有廢物,即使是我們人類的排洩物,自然界中也可作為植物的肥料,沒有變廢物。所以,我們要與自然一體,那就要擴大我們的格局,由排濁改為納濁。

納濁的關鍵為化濁,即化濁為清,做到這一點是有要求的。

化濁為清,首先要有清,用清來化濁。正如老話說:正氣存於內,邪氣不可犯。化濁同樣要有足夠的清存在。正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清不夠,強行化濁,會有清被汙染成濁的危險,一定要慎重。清夠了,能抵抗得住濁的汙染,才有下一步化濁的可能。

其次要有能耐濁的身體。身體是清濁的容器。容器有恙,承受不了壓力,那也不行。所以要改造身體,讓它能容納更多。改造方法多樣,有體育鍛煉的,有科學改造的,有移植再造的,還有脫胎換骨。而身心一體,改造身體的同時也是改造心靈。甚至改造心靈的功效更大。所以有修心、修身的法門。

然後,要有適當的化濁方法。由濁化清,這是了不起的方法,也分兩種,一種是不完全法,即將濁進過一系列處理後,大部分轉化為清,還有少部分無法轉化的濁,仍需要排出;一種是完全法,即所有的濁都轉化成清,沒有剩餘需要排出。將這個化濁的過程想象成我們生活中的廢品回收處理過程,濁就是廢品,相當於一種是廢品完全回收,另一種是沒有完全回收,就比較好理解了。

完全的化濁法,那是了不起的方法。因為自然的執行,從中有序走向無序,是個熵增的過程,清自然化為濁,人吸清排濁,時刻與外界進行清濁的交換,人體就是個開放系統,走的是外迴圈;一旦能夠由排濁變為化濁,人體就建立了清化濁,濁化清的內迴圈,也就是說人體自成天地,可以作為一個封閉系統存在。這就是一番大成就。

大成就須有大付出,所以化濁為清的修行頗不容易。由系統論的觀點,封閉的系統最後會因熵增而崩潰。如想要不崩潰,就必須與外界交流形成個開放系統才行。但從更大的視角看,它由封閉系統變開放系統了,可它和外界又組成了個更大的封閉系統;然後,它們又要跟外界交流變成開放系統,然後在更大範圍上變成封閉系統,又要對外交流變開放系統……這樣的迴圈擴張無止盡。對應的化濁法,也是不斷地精進,也無止境。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吃飯吃飽反而不利於健康?嚇得我立刻放下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