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主產於河北、山西、廣東等地,以河北歷縣產者為佳。常生用或鹽炒用。

一、知母的功效:

知母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功效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常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祕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別錄》:“療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風汗內疸。”

《日華子本草》:“治熱勞傳屍疰病,通小腸,消痰,止咳,潤心肺,補虛乏,安心止驚悸。”

《本草正義》:“知母寒潤,止治實火,瀉肺以洩壅熱,肺癰燥咳宜之,而虛熱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癉熱宜之,而脾氣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療淋濁初起之結熱,伐相火之邪,主強陽不痿之標劑。”

《長沙藥解》:“知母苦寒之性,專清心而除煩躁,仲景用之,以瀉上焦之熱也。”

《本草備要》:“治傷寒煩熱,蓐勞骨蒸。燥渴虛煩,久瘧下痢。利二便,消浮腫。”

二、知母的配伍應用:

1.用於溫熱病,邪熱亢盛、壯熱、煩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之證。知母功擅清熱瀉火而除煩,常配伍石膏、粳米、甘草,即白虎湯。若津氣兩傷,可再加人蔘,即白虎加人蔘湯。

李東垣言:“治有汗骨蒸,腎經氣勞瀉心。仲景用此為白虎湯,治不得眠者,煩躁也。煩者肺也,躁者腎也,以石膏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腎之源,緩以甘草、粳米之甘,而使不速下也。”

2.用於肺熱咳嗽或陰虛燥咳、痰稠等證。知母有清瀉肺火,滋陰潤肺之效。常配伍貝母,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3.用於陰虛火旺,肺腎陰虧所致的骨蒸潮熱、盜汗、心煩等證。知母有滋陰降火之功,常與黃柏相須配伍。若加肉桂為嚮導,即滋腎丸。若二藥加入六味地黃丸中,即知柏地黃丸。

汪昂言:“知母上清肺金而瀉火,下潤腎燥而滋陰,入二經氣分。黃柏入二經血分,故二藥必相須而行。”

4.用於陰虛消渴,證見口渴、飲多、尿多者。知母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功效。常配伍天花粉、五味子、黃芪、生山藥等,即玉液湯。

張錫純言:“知母味苦,性寒,液濃而滑,其色在黃白之間。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熱,伍以石膏可名白虎;入肺以潤肺金之燥,而肺為腎之上源,伍以黃柏兼能滋腎,治陰虛不能化陽,小便不利;為其寒而多液,故能壯水以制火,治骨蒸勞熱,目病胬肉遮掩白睛;為其液寒而滑,有流通之性,故能消瘡瘍熱毒腫疼。”

5.知母常用配伍。配伍石膏,善清氣分實熱;配伍貝母,善清肺熱而滋陰;配伍黃柏,善滋陰降火而治骨蒸;配伍地骨皮,善治虛勞煩熱;配伍生地,善養陰生津而治消渴;配伍百合,善養陰清熱而除煩;配伍黃芪,則寒熱共濟,可使黃芪不過於熱甚。

張錫純言:“愚治熱實脈數之證,必用知母,若用黃芪補氣之方,恐其有熱不受者,亦恆輔以知母,惟有液滑能通大便,其人大便不實者忌之。”

三、知母的用法用量:

知母常入煎劑,也入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至十餘克。

《珍珠囊》:“涼腎,腎經本藥。上頸行經,皆須用酒炒。”

汪昂言:“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鹽水拌。”

四、知母的應用注意:

知母性寒而滑腸,故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黃元御言:“甚敗脾胃而瀉大腸,火衰土溼,大便不實者忌之。後世庸工,以此通治內傷諸病,滋水滅火,誤人性命,至今未絕。”

汪昂言:“苦寒傷胃而滑腸,多服令人瀉。”

李士材言:“苦寒肅殺,非長養萬物者也。世以其滋陰,施之虛損之人,如水益深矣,特表出以為戒。”

知母苦寒,滋陰降火,並非一般補虛之品,更不可認為是治療虛勞之藥。臨症應用,必須要有著落,沒有明確適應症,不可盲目應用。常有補腎而亂用知柏地黃丸者,實際皆本末倒置,反而傷人根本。重陰伐陽,先傷脾胃,又啟是養生之道?醫者不可不知。

~

人生沒有歸途

又何須長吁短嘆

愛情沒有完美

又何必執著唯一

~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醫生提醒:當你睡覺的時候,出現4個症狀,要警惕是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