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時,都需要肝臟提供能量和營養,並負責把體內的毒素、酒精等代謝出去。總之,肝臟在我們體內是每時每刻都在工作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增加肝炎的患病風險。
我們該如何避免呢?1、避免大量飲酒喝酒傷肝,酒精進入人體後,超90%的解毒工作都交給了肝臟。肝臟每天能分解的酒精量是有限的,超過就會給肝帶來負擔。如果長期過量喝酒,就會造成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肝病。而且肝臟的病變一般比較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肝臟沒有神經,一旦感覺不適,可能病變已經很嚴重了,因此平時我們就該好好保護肝臟,避免飲酒過量。
2、避免亂吃藥很多藥物是通過肝臟分解的,因此服藥時肝臟比其他器官更容易受到損害。日常的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等,很多人會選擇自己吃一些自己常備的藥品,包括抗生素類。雖然這樣比較方便,但是如果藥不對症或者私自增加藥量,就會引起肝臟損傷。另外,盲目的食用保健品、減肥產品等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傷,甚至引發病毒性肝炎。因此,日常用藥一定要謹遵醫囑。
3、避免過度勞累、熬夜肝臟的主要作用是排毒。肝臟排毒的主要時間是在半夜一到三點之間,所以熬夜和過度勞累可能會引起肝功異常,使肝臟解毒能力下降,導致肝臟毒素大量堆積,出現肝臟受損現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
4、避免暴飲暴食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器官,而暴飲暴食就會增加脂肪代謝負擔,造成脂肪堆積,脂肪堆積越多,肝臟受到的損害就越嚴重,這就會使肝臟不堪重負,當肝臟無法承受這些工作壓力的時候,就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而暴飲暴食。
5、避免抑鬱易怒常言道:怒傷肝。大怒導致肝氣上逆,血隨氣而上溢,抑鬱易導致肝氣鬱結,引發肝臟受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