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艾條灸養生,普遍用艾條進行溫和灸。艾條灸後面板有紅暈灼熱感,但沒有灸痕,普遍被艾條灸的人群所選用。用艾柱直接灸後可能會產生化膿、水泡現象。此時,應當注意灸瘡護理,同時艾條灸後也應從飲食起居方面加以調理。

艾灸

艾灸過程中出水泡,說明你體內溼氣較重。不過同樣是出水泡,代表的溼氣程度和溼氣演變成其他病情的程度也不同。

一、為什麼會有灸泡?

灸瘡就是身體裡的邪氣自己在找出口,是將我們身體裡的病邪排出體外的一種表現,常表現為起泡甚至流膿。用同樣的火力艾灸的時候,有病灶的地方就會比其他的地方敏感,會感覺更熱、更痛、更有刺激性。

比如艾灸後背的時候,如果你有胃病,那麼在胃腧穴的位置會比其他地方更痛,更容易起灸泡,這就是在提示你這個地方或這條經絡有疾病。在某種情況下,灸泡則是判斷是否把病治癒的一種標準,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膿生瘡才認為能排除病邪達到效果。

二、艾灸出的水泡分別代表啥含義

1.如果水泡是透明無色的,說明是寒溼。

2.如果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鬱熱的表現,

3.如果水泡是血水樣,說明體內溼毒很盛!

4.艾灸的地方發癢,是該部位是有風邪的表現。

灸泡

水泡出現後,一般有輕微疼痛,有的人則沒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後,不用害怕,可以繼續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數次後水泡就會自行潰破。

潰破後仍然可以繼續施灸直到結痂,結痂後還可以施灸,這時會有液體狀的物質從痂體下滲透出來。以上的種種表現均為艾灸後的排病反應,而流出來的液體狀物質也大多為人體瘀滯的廢物,這些廢物的不斷流出會加速身體的康復。所以是件好事!

水泡出現後也不會化膿,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藥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是畫蛇添足之舉。此時應當相信你身體的自愈能力,所以不久,水泡破裂後會很快結痂,基本上不會出現化膿發炎。但是患者傷口如果接觸了水、不乾淨的物質或在不潔的環境中活動,那就另當別論了。

三、灸泡如何處理?

1、用艾條灸之後區域性出現水泡。水泡小時,切不可挑破,一般在1-2個星期左右自然吸收。

2、如果水皰較大,可以用注射器或者消毒針將皰內液體抽出,也可以用針消毒後,在水泡下邊緣用針扎幾個小洞(切不可用針挑破灸瘡),再用棉籤輕輕將水泡液體順著洞孔輕輕擠出。

3、液體擠出乾淨後,再在灸瘡塗上龍膽紫藥水或消炎膏、燙火膏,用消毒紗布覆蓋固定加以保護,直至水皰吸收癒合。

灸泡

四、灸瘡如何處理?

若灸火較重,發生灸瘡,首先要放液體外,還要護理好灸瘡,為避免感染要做適當處理。

1、可以用消毒液、酒精、生理鹽水清洗,也可以在灸瘡化膿後,每天用蔥頭、薄荷煎水清洗,每天可清洗2-3次,每次清洗後均需貼上玉紅膏。從化膿到收口每日不可間斷,以促進瘡口癒合。持續20-30天瘡口便可癒合。

2、如果灸瘡疼痛難忍,難以癒合,可以用桃枝、柳枝、芫荽、黃連各適量煎湯溫洗;

3、灸瘡久收口,多為氣虛,可以內服內託黃芪丸。

4、灸瘡脫痂後,應繼續用柳枝湯溫洗,同時注意保護區域性面板,免受風寒侵襲。

灸瘡

五、艾條灸後調理

1、飲食上

艾條灸之後,應當從有利於灸瘡癒合後保護機體正氣出發,注意調理。艾條灸產生灸瘡後為了促進灸瘡正常透發,可適量食用有助於透發的食物,如雞肉、鯉魚、筍、豆類、香蕈、蘑菇等。當灸瘡開始癒合後,便應當減少有助於透發食物的攝入,以免延長灸瘡癒合的時間。

2、生活中

灸瘡處在化膿期間,應當避免重體力勞動。同時,性生活過度也會有礙灸瘡收口。由此可見,艾條灸之後,要從飲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加以配合與護理,才能取得較好的艾條灸效果。

關於灸後調養,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與厚味,唯食素淡最適宜。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年紀輕輕就長白髮?這6個原因或是“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