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39歲的患者,乙肝肝硬化4年,但竟然一直沒治療過。最關鍵的抗病毒也沒有,只是吃過保肝藥,而且還不規律。直到今年3月份出現嚴重不適了,腹痛、吃不下飯,,甲胎蛋白也升高了,才開始服用恩替卡韋抗病毒,以及一些保肝、抗纖維化的藥。
結果才過了短短3個月,患者又覺著肝區脹痛,聯絡到我來院檢查,雖然病毒量下降明顯,但甲胎蛋白卻仍然在升高,達到了460,腫瘤標誌物不樂觀,透過做增強ct,發現了腫瘤,確診肝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理論上講,這位患者治療太晚,很可能治療時已經出現了癌變。乙肝病人變成肝癌,80%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發生。也就是說,乙肝階段癌變風險還不是很高。但到了肝硬化階段,那肝癌的機率就會很高。因為肝硬化可能出現很多結節,這些結節一旦惡變,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患肝癌的病人年齡越小,甲胎蛋白水平越高,惡性程度也越強。

肝癌的惡性程度很高,如果發現較晚,已是巨塊型肝癌,生存期會大大縮減。因此,我們肝病的防治,都是要趁早。這就要求患者每次檢查必須全面評估病情,一旦出現漏診,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無論乙肝還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在早期階段積極有效的治療,預防病情進展,預後是非常好的,跟正常人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甚至不影響生存期。
為什麼肝硬化要檢查CT和甲胎蛋白?

首先,早期發現是肝癌根治痊癒的唯一保證。因為早期肝癌,一般都是小腫瘤,而且腫瘤只是在原位、還沒有轉移、惡性程度也較弱,可以徹底處理。
普通B超檢查,主觀性太強,結果可因為醫生的經驗而有差異,有漏診風險。而此時檢查增強CT和甲胎蛋白等腫瘤標誌物,能幫助明確病情。
一旦發現甲胎蛋白明顯增高,尤其經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治療,肝功已明顯改善,即使加強CT或磁共振尚未發現,很可能腫瘤小於0.5公分,必須每個月檢查磁共振,爭取發現最小的肝癌,手術切除或射頻消融,以保證徹底根治。
而乙肝患者想要預防肝癌,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抗病毒。只有從源頭上控制病情,之後才能有的放矢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