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目前,我國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患者人數已達2.4億。《今日精神病學》中的一篇文章曾指出,傳統藥物治療會使40%-50%的首發精神疾病患者在2年內復發,5年內的複發率超過80%,並有約3成的患者發展成為難治性精神病,導致患者反覆住院,從而形成“醫院—家庭—醫院”的“旋轉門現象”。甚至由於家屬的放棄、社會的歧視、社群康復和家庭支援的缺乏等諸多因素,一些病人最終留在醫院度過餘生。死亡,成了離開醫院的最後方式。

精神疾病為何難治?

1、抗藥性的出現

首先,抗精神病藥物需要與腦內受體結合,才能調節神經遞質而發揮生物學治療作用,這需要較長的時間過程。隨著病程的不斷進展,受體對藥物出現耐受,表現為生理抗藥性增強,部分患者逐漸喪失對藥物治療的有效反應,表現為即使服用多種藥物也不能較好地控制病情。精神病人在發病的5年內,其藥物治療效果一般較好;5年後,則發展成為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很多藥物失去治療效果。

2、拒就醫服藥;監護人疏於管理

其次,大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就醫、抗拒服藥。加之部分監護人或者陪伴的家屬疏於管理,服藥很難足量、足療程進行。這也導致精神病情反覆發作、不斷加重。

對於家屬疏於管理這個問題,非常常見。少部分監護人或者陪伴的家屬對此也茫然失措,疏於管理。最常見的表現是,大多數精神病人在醫院會被動或主動服藥,在醫生監管下控制精神症狀;一旦“痊癒”回家,病人家屬就以為他病好了,少吃一次或漏服一次藥物沒關係;對病人服藥監管的警惕性明顯降低;且有少部分病人藏藥或者假意服藥,實際並未服藥入身體。這是導致精神疾病反覆發作、難以控制的部分原因;

3、對藥物副作用牴觸

部分患者在服用某種抗精神病藥物後,出現食慾旺盛、體重增加、肝腎臟器功能異常;也有部分患者,出現錐體外系反應,例如靜坐不能、手臂顫抖和頸背部僵硬等;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現內分泌功能異常,如女性停經、閉經、泌乳,男性乳房發育、女性化明顯等;藥物治療也讓患者的認知和情感發生了改變,如興趣愛好消失、缺乏親情感、無意志力、記憶力減退等;嚴重者出現嗜睡、便秘、眩暈、體位性低血壓等。讓患者及家屬對藥物治療喪失了信心,從而私自減停藥物。

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的藥物難治問題已成為臨床的熱門研究課題之一。為此,世界各國的醫學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外科手術,苦苦尋找最佳定位方法和治療技術。

第五代腦立體定向微創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疾病是將彌散張量成像(DTI)+核磁共振成像(MRI)+CT相互融合的方式,透過手術計算機導航系統進行三維重建,達到立體可視定位,從而有效避開腦部重要的神經及血管。此外,還運用一種全新的電生理記錄、分析及細胞功能定位系統,對患者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的腦電訊號、腦皮層電訊號以及腦深部結構電訊號實施遠距離連續記錄,經對資料分析處理後,指導微電極對腦深部結構和其周圍的重要功能結構的功能性實現精確界定,此後計算機指導下的射頻電極便可對靶點進行瞬時調控,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確度和治療效果。術後,透過臨床療效測試、躁狂量測量、國際通用的韋氏成人智力測驗、家庭隨訪及心理學調查等一系列嚴格的評估,有效率達95%,理論上不會發生後遺症、併發症。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功能神經科開展“手術治療精神疾病”在調控靶點的選擇上率先採用多靶點神經調控,和傳統單靶點神經調控治療不同的是,多靶點神經調控治療能夠極大地降低複發率,較為良好地控制各類精神病的複雜症狀,使治療效果更加良好,在第五代腦立體定向軟體輔助下更加精確,術中也遠離運動支配區,因此術後不會出現所謂後遺症即癱瘓和痴傻等情況。其核心優勢在於:1、使藥物難以控制的精神症狀得到控制或消除。(如情緒低落、焦慮、攻擊性強、易怒、暴躁、思維飄逸等)2、減少用藥量,提高藥效,降低藥物副作用。3、恢復患者自知力,迴歸社會,從而獨立踏入社會(如學習、生活、社交、工作)等。

12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堅持喝牛奶能“養胃”,這是真的嗎?生活中應注意什麼?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