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是痴呆症最常見的形式。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宣傳月,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World Alzheimer’s Day)。
據世衛組織估計,目前有超過5500萬人患有痴呆症,這意味著65歲以上的人群中,8.1%的女性和5.4%的男性患病。而到2050年時,預計患病人數將達到1.39億,我們大多數人都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到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痴呆症不僅剝奪了數百萬人的記憶、獨立性和尊嚴,也奪走了我們所熟悉的親人。”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表示。
我們與各位讀者一道重溫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去年發表的“痴呆症預防、干預和護理”特別報告。同時,我們精選今年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部分最新進展,與讀者分享。
《柳葉刀》特別報告:儘早改變12點,40%痴呆症可預防
《柳葉刀》發表“痴呆症預防、干預和護理”特別報告,提出改變12個危險因素可預防或延遲多達40%的痴呆症病例,此外,也就痴呆症診療提供了建議。
報告由28位全球領先的痴呆症專家共同撰寫,透過對該領域所有最佳證據的全面回顧而得出相關建議。
報告顯示,全球約有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預計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然而,在部分國家,比如美國、英國和法國,痴呆症患者的比例正在下降,可能與教育、營養、醫療保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這提示透過預防措施是有可能減少痴呆症的。
報告專家組主席,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聯合主任Lon Schneider博士表示:“避免痴呆症的策略是,儘早開始並貫穿一生,任何時候採取行動都是值得鼓勵的。”
在2017年版報告的基礎上,此次報告特別提出了3個新的危險因素:中年過量飲酒、頭部受傷,以及晚年暴露於空氣汙染。
具體而言,報告將12項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按年齡階段分為了生命早年、中年和晚年的預防要點,並列出了可歸因於各因素的痴呆症病例比例。
早年(<45歲):教育程度低(7.1%)中年(45-60歲):聽力下降(8.2%),腦外傷(3.4%),高血壓(1.9%),過量飲酒(0.8%)和肥胖症(0.7%)晚年(>65歲):吸菸(5.2%),抑鬱症(3.9%),缺乏社交(3.5%),缺乏運動能力(1.6%),空氣汙染(2.3%)和糖尿病(1.1%)其中,早年受教育程度較低、中年失聰和晚年吸菸,是與痴呆症關聯程度最大的幾項危險因素。
報告還著重提出9條針對政策制定者和個人的建議,以預防痴呆症:
從40歲起,注意將收縮壓維持在130 mmHg以下。減輕聽力損失,保護耳朵免受高噪音,在聽力障礙者中鼓勵使用助聽器。減少暴露於空氣汙染和二手菸。防止頭部受傷(特別是針對高風險職業)。限制酒精攝入,每週飲酒不超過210ml或168g純酒精。停止吸菸,並支援他人停止吸菸。為所有兒童提供初等和中等教育。保持積極生活,進入中年甚至晚年都是如此。減少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相關疾病。據估計,在全球範圍內,上述9種危險因素影響了35%的痴呆症病例,在中國影響更大,佔到所有痴呆症病例的40%。專家組表示,實際值可能比估計值還更高,而且這還沒有算入新增的3個危險因素。
當然,報告也指出,並非所有的痴呆症都完全可預防。因此,報告也提供了痴呆症患者的管理建議,呼籲為痴呆症患者提供全面、個體化和基於循證證據的干預和護理。
在診斷方面,儘管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異常沉積是重要病理特點,與認知障礙風險增加有關,但目前還難以用於個體診斷,很多出現這些生理異常但認知正常的人不會發展成痴呆症。不過,報告也指出,我們對痴呆症病因、病理學的理解正在發生改變。血液生物標誌物有望推動、改善未來對痴呆症的診斷方法,而且可能比腦脊液和大腦影像學檢查的標誌物更能大範圍應用。
在診斷後,對痴呆症患者的護理應涵蓋身心健康、社會融入和支援。其中,保持痴呆症患者的身體健康對他們的認知至關重要,痴呆症患者的身體健康問題往往比同齡人更多,但他們通常難以照顧自己。
在藥物方面,膽鹼酯酶抑制劑在改善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日常生活活動中具有適度作用,美金剛可以用於中度或重度阿爾茨海默病。但現有藥物能帶來的改善有限。對於出現神經精神症狀的痴呆症患者,精神藥物通常無效,並可能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應當將心理社會干預措施作為首選。
對於輕度至中度痴呆症患者,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難以減輕認知障礙,但可以改善患者的體質。
此外,應注意未診斷為痴呆症但經常出現譫妄、神志不清的老年人,譫妄在痴呆症患者中是常見現象,並且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適當的感覺刺激、確保補液、避免感染可能會減少譫妄的發生。同時,考慮到家庭護理成員的壓力,建議為有抑鬱和焦慮風險的家庭護理成員也提供干預。
痴呆症為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隨著我們對危險因素的認識持續積累,以及檢測診療的不斷髮展,希望更多人能“治未病”,患病後能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改善生活質量。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進展精選
宣武醫院團隊研究:中國老年人痴呆症有多常見?哪些因素有助預防?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賈建平教授團隊在《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發表論文指出,中國≥60歲老年人中,經年齡和性別調整的痴呆症患病率約為6.0%,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3.9%,血管性痴呆症的患病率為1.6%,其他痴呆症患病率為0.5%。此外,輕度認知障礙的整體患病率約為15.5%。
痴呆症和輕度認知障礙有著相似的風險因素。不得不面對的有:老年、性別(女性)和父母痴呆症病史因素。同時,還有9項可改變風險因素:農村居民、受教育時間短、喪偶或離異或獨自生活、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
與如此龐大的患者人群形成對比的是,大多數痴呆症患者沒有得到診斷和充分治療,同時缺乏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者來照料他們。
BMJ 10萬人研究:工作“燒腦”,未來不容易得痴呆症?
“大腦越用越靈活”,是生活中常見的說法。這是否也有益於痴呆症的防治?
《英國醫學雜誌》(BMJ)近期發表一項覆蓋近10萬人的國際研究,結果表明,從事工作比較“燒腦”的人群,在老年時患痴呆症的風險更低。研究採用了“認知刺激”這個概念,被歸為認知刺激的“主動型”工作包括高要求的任務和高度決策性的工作;反之,低刺激程度“被動型”工作則是那些要求低且缺乏不需要決策的工作。
這項研究還發現,這種關聯的可能原因是,工作中的認知刺激與某些致病蛋白質水平較低有關。
阿爾茨海默病有截然不同的症狀?《自然-醫學》研究揭示4種亞型
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徵之一是tau蛋白在大腦中的異常積累和擴散。這項研究揭示了tau蛋白的四種不同擴散模式,這四種模式導致了患者不同的症狀和預後。而且,這些亞型都相當普遍,沒有哪一種占主導地位。未來研究將進一步確認這四種模式,並有望為個體化治療提供洞見。
亞型一:佔比33%。tau蛋白主要在顳葉內擴散,主要影響記憶。
亞型二:佔比18%。tau蛋白在大腦皮層的其餘部分擴散。患者的記憶問題較少,但在執行功能上更困難。
亞型三:佔比30%。tau蛋白的積累發生在視覺皮層,患者大腦對視覺空間的處理會受到影響,很難準確判斷自己所在的方位,也難以區分物體的形狀、輪廓、距離、位置。
亞型四:佔比19%,tau蛋白在左半球不對稱擴散,主要影響語言能力。
3篇《柳葉刀》:糖尿病和認知障礙的聯絡千絲萬縷,合併疾病需有效管理
神經系統損害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發生認知障礙和痴呆症風險也會增加。《柳葉刀》“糖尿病與大腦健康”系列中,3篇不同角度的研究闡述了中樞神經系統與胰島素調節的複雜相互作用,以及高危人群的篩查和防治。
簡單驗血高效診斷阿爾茨海默病,《柳葉刀-神經病學》發表重要進展
研究顯示,透過血液檢測p-tau217和p-tau181兩種標誌物,能夠高效診斷阿爾茨海默病,並能夠區分阿爾茨海默病與FTLD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與PET等複雜影像學檢測相比,血液檢測更容易獲得、可推廣。
研究團隊表示,“我們使用的檢測目前僅限用於研究,但希望在幾年內,有機會可推廣用於臨床。”
參考資料
[1] 世界沒有解決痴呆症問題.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zh/news/item/02-09-2021-world-failing-to-address-dementia-challenge
[2] Gill Livingston, et al., (2020).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DOI: 10.1016/S0140-6736(20)30367-6
[3] Mika Kivimäki, et al., (2021). Cognitive stim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plasma proteins, and risk of dementia: three analyses of population cohort studies. BMJ, DOI: 10.1136/bmj.n1804
[4] Elisabeth H Thijssen, et al., (2021). Plasma phosphorylated tau 217 and phosphorylated tau 181 as biomark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a retrospectiv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study,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1)00214-3
[5] Vogel, J.W., Young, A.L., Oxtoby, N.P. et al. Four distinct trajectories of tau deposition identifi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Nat Med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1-01309-6
[6] Longfei Jia, et al., (2020).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ults aged 60 years or older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DOI: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0)30185-7
-
1 #適量運動、正常飲食、沒事動動腦筋,樂觀開朗,齊活!
-
2 #《柳葉刀》特別報告:儘早改變12點,40%痴呆症可預防
-
3 #經常打麻將是最好的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的方法!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向我們學習,效果顯著!
-
4 #多做有氧運動,還有就是健康飲食,保持微笑良好心態習慣
-
5 #這個時間段說阿爾茲海默,時間選的真好
-
6 #12項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在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病例中的比例: 早年(<45歲):教育程度低(7.1%); 中年(45-60歲):聽力下降(8.2%),腦外傷(3.4%),高血壓(1.9%),過量飲酒(0.8%)【每週飲酒建議不超過210毫升(4兩)或168g純酒精(類似於6兩50度的白酒)】,肥胖症(0.7%) 晚年(>65歲):吸菸(5.2%),抑鬱症(3.9%),缺乏社交(3.5%),缺乏運動能力(1.6%),空氣汙染或二手菸環境(2.3%)和糖尿病(1.1%)。 早年受教育程度較低、中年失聰和晚年吸菸,是與痴呆症關聯程度最大的幾項危險因素。
-
7 #多看看偵探電影和驚悚片,多下棋打牌,多出外慢跑散步,甚至多旅遊,總之要多用腦,刺激大腦,生活不能太平淡,特別是退休的老年人,某些營養的缺乏,很可能也容易導致阿爾茨海默症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