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前篇文章談了談補脾除溼的良方"參苓白朮散",今天再接著參苓白朮散的具體應用。前篇已經講了由於現代人生活、工作節奏快,各種壓力及負荷強度過大,飲食作息不規律或失於節制,最易勞倦傷脾,或思慮傷脾。脾氣、脾陽受損導致溼邪內生是當下人們的最常見、最多發的證候,更是各種病症的主要證候之一。但是,臨床所見通常會有:脾虛溼不盛,脾虛溼偏盛,脾虛溼盛甚,脾虛溼熱證型的不同。那麼它們都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治療嗎?需要加減變化嗎?另本篇再重點談談溼邪如何祛除的問題(本想再開一篇談談這個問題,因有和本篇內容有相合之處,就並放到本篇講了吧),是常規健建脾除溼?還是先重健牌而後除溼? 抑或先重除溼邪後健脾? 以及除溼除了健脾之外還要怎麼祛除?

一、脾虛胃弱而溼氣不明顯:這類人群多表現為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大便稍溏,舌淡,苔白稍厚,脈緩。這種情況一般直接用參苓白朮散原方或成藥補脾除溼即可。加減:飲食減少或食後院腹脹滿明顯的還可酌加山楂、麥芽、神曲,去陳皮加積殼以增強健胃消食,理氣消脹之功。(脾臟虛弱虛易生內溼,溼邪浸淫人體易傷脾臟,其實它們是互為因果的惡性迴圈功效)

二、脾虛而溼氣偏盛:這種情況除出現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外,還會有胸院脹滿,大便溏,內外溼邪相合者,除上述症狀外還伴有肢體困重、酸楚疼痛或有痙攣等不適。舌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滑或厚,脈有濡象。這就不僅要補脾還要加強祛溼之功,如參苓白朮散增加茯苓、薏苡仁用量,炒薏苡仁改生薏苡仁,炙甘草改生甘草,並可酌情選用:澤瀉、車前子、通草、茵陳、地膚子等利水滲溼,蒼朮、藿香、佩蘭、白豆蔻、厚朴等醒脾化溼;黃連、黃芩、黃柏、苦蔘等藥以燥溼;如脾陽亦弱而偏寒溼者酌加肉桂、乾薑、附子、吳茱萸等溫裡散寒,及杜仲、巴戟天、黃芪溫助陽氣;內外溼相合者酌加羌活、細辛、桂枝、麻黃、荊芥、防風、桑葉、葛根、柴胡、浮萍等發表藥以散溼,木瓜、蠶沙、獨活、威靈仙、防己、秦艽、桑寄生、五加皮、伸筋草、桑枝、路路通等除溼舒筋藥,另酌以雞血藤、澤 蘭、虎杖、地龍、牛膝等藥行血以祛溼(生薏苡仁和澤瀉本身亦是利溼除痺,通利關節的要藥)。此外溼邪滯留,久而未除的話容易聚而成痰,成為痰溼內阻證,這時可以參苓白朮散,酌加半夏、紫蘇子、苦杏仁、桑白皮、白芥子、瓜蔞、貝母、竹茹、代赭石、族復花、石菖蒲、殭蠶等以祛痰除溼;還有為防藥物化燥傷陰,也可佐以生地、麥冬、石斛等養陰藥;有時酌加大黃以使溼邪從大腸而出。(上面所述其實就是祛除溼邪的臨床詳細治法:治溼不健脾非其治(除溼當要健脾,健脾是除溼的根本治法),治溼不利小便非其治(除溼不利小便則溼無以出),治溼不燥溼非其治(溼不燥則無以幹),治溼不散溼非其治(並外溼時宣肺使溼氣從肌表散出)。因溼為陰邪,性重著粘膩而難除,故除溼主以健脾,輔以利溼,佐以燥溼、兼以散溼,此即治溼正法,也就回答了除溼除了健脾之外還要怎麼祛除的問題)

三、脾虛而溼氣盛甚者:這也是今天要談的重點,就是開篇的那幾個問題。這種情況會體倦氣短、神疲乏力、肢體困重、頭腦昏沉、胸院痞悶、食少腹脹、口中粘膩、大便溏一日數次或腹瀉。舌體胖大,舌邊齒痕較深,或舌面有裂痕,苔白滑膩或厚膩;脈濡緩或沉弱。對於這種情況還是要先重健脾嗎?答案是否定的!上面原因呢?下面就來回答:內溼雖因脾臟虛損,建運失司,飲食水谷不化,聚而成溼。但這時溼邪過盛,本雖虛但標更實,所以當先除溼以除標實之症,這是其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如果先重補脾的話會因為固攝作用,而使溼邪滯留體內難出,所謂閉門留寇,關門養賊。所以這時候是不適合直接服用參苓白朮散的。這時的正確治法是要分步而行,其一除溼為主,其二待溼邪祛除過半再兼以補脾,其三補脾以除溼。如參苓白朮散去人蔘、蓮子肉、陳皮,炙甘草,重用茯苓、生薏苡仁、加黃芪,車前子、澤瀉、黃連、蒼朮、白豆蔻,如大便溏較甚或腹瀉可重用車前子利小便以實大便,並少佐大黃使溼邪從大腸而出。待溼邪祛除過半即可按脾虛而溼氣偏盛所說治之,溼邪祛除大半時即可以原方治之,或以成藥調服。

四、脾虛而溼熱內蘊證:胸脘痞悶、神疲乏力、肢體困重、口乾苦而粘膩、舌麻木感、飲食少而無味、面板油膩而生粉刺、大便粘滯不爽。舌紅、體胖大、邊有齒痕,苔黃厚或黃膩,脈濡數。這種情況大多因為脾虛生溼再遇肝火而化溼熱,或因溼邪蘊久生熱,或因嗜食辛辣煎烤生溼熱,熬夜傷陰、陰虛火旺生溼熱。這種情況就要先清熱燥溼,待溼熱祛除後方可補脾,這種證候如果開始就用參苓白朮散不但起不到健脾除溼的作用,反而會助溼生熱使溼熱更盛。

溼為陰邪,性重著粘膩而難除,除溼主以健脾,輔以利溼,佐以燥溼,有外溼者兼以散溼,溼熱者兼以清熱,寒溼者兼以溫裡。溼邪過盛者當先以除溼為主,待溼邪祛除過半再兼以補脾,最後再補脾以除溼,以免閉門留寇,溼邪滯留難出。脾虛溼熱者先清熱燥溼,待溼熱祛除後方可補脾,以防助溼生熱使溼熱更盛。最後,參苓白朮散確實是補脾除溼的名方、良方。但是再好的方劑也要因人、因症、因證的差異而靈活運用,隨症加減方能取得良好效果。丸散之劑本就是丸散以緩之,就是作為善後鞏固之用的,加上成藥是固定的藥物和劑量,是不可能再作加減變化的,不可能對應每個人的症狀、證候。而每個人對於相同的證候表現也不可能完全一樣,這也是不同人服用後對於療效的反應相去甚遠的原因。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補氣血補脾腎的食譜